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必须警惕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整体抹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11: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文汇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负面新闻似乎总是比正面新闻让某些人感兴趣,而且,攻击者往往特别强调“中国概念”,反复唠叨中国企业“不守信用的整体属性”。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不断有许多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误导着民众的认知。中国企业在此次事件中足以吸取教训: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还更阴冷一些。不过,当别人误解我们的时候,也可能是他们了解我们的开始;但我们应当先了解他们

  近期,有关中国一些在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被停牌或摘牌的报道不绝于耳,由此引发的对这些企业的批评,以及对中国市场环境如监管、诚信等问题的反省也连篇累牍。我们应该敲打自家的孩子,应该检讨自己“管教”方面的失误,但同时需要清醒和警觉:与前些年中国少数出口玩具、打火机、钢材等被检出质量、安全问题时一样,西方舆论群起而攻之的,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向全球市场提供着质优价廉的产品,中国企业赢得了无数国际订单——如果中国企业只是造假,中国产品只是廉价,中国就不可能有如此强劲的竞争力,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

  可是负面新闻似乎总是比正面新闻让某些人感兴趣,而且,攻击者往往特别强调“中国概念”,反复唠叨中国企业“不守信用的整体属性”。

  带头攻击者的“可靠性”存疑

  近来带头攻击、做空“中国概念股”的老外,多以“独立研究机构”的身份出现,主要有“浑水研究”、“香椽研究”等。考查这些人的背景,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定的中国经历,是在中国寻找机会的外国人。35岁的浑水公司创办人卡森·布洛克在上海工作,他声称是在为其父亲在中国的生意伙伴做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大量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证据”,而后,“为维护美国投资者利益”,专门针对相关企业作了更深入的调查和评估。

  中国一家企业嘉汉林业在反击“浑水研究”指控的声明中指出:“浑水研究明确表示不对报告中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此外,它的网站没有披露地址或所有权信息,或者‘调研报告’作者的资质证书。安大略证券委员会或证券交易所委员会网站也都未将浑水公司或其作者列为注册过的投资顾问。”这番对攻击者调研结果的可靠性,乃至调研能力的反指控,是值得我们细细琢磨的。至少,我们不能只听攻击者的一面之词。

  已经有报道称,因为发布做空信息引导投资者操作,这些机构都获利不菲,美国相关机构已开始调查这些机构操纵市场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在针对具体的某家中国企业的指控中,攻击者都突出强调“中国概念”。浑水公司声称:“来美国上市的高质量中国公司真的很少。”这种几乎抹杀一个群体的结论符合逻辑吗?一家严谨的调研机构敢于如此“跳跃思维”吗?难道真是“无知者无畏”?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些“可靠性”存疑的机构发布的报告,为什么能得到如此大范围的传播,更被一些国外证券投资机构利用来兴风作浪,迅速掰倒了众多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除了中国一些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致命伤外,恐怕对“中国概念”的整体性攻击,迎合了西方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某些心理活动。

  这些年,我们国家曾经投巨资在西方主要媒体播放形象宣传片,希望矫正外国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刻板印象。但坦白说,收效还不明显,可能宣传力度大大不够——因为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不断有许多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误导着民众的认知。

  让世界了解我们,前提是我们要先了解他们

  目前被攻击的中国企业,对于指控普遍表现得软弱无力。自身确实存在一些缺陷的企业自然只好沉默,而那些被无辜牵连的企业,在处理此类事件上的经验明显不足。直接驳斥这些机构的“围猎”是谋取私利,就好比骂点火之人可恶,并不足以扑灭自己身上已燃之火。

  实际上,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其他国家的企业,包括美国公司都会出现。垃圾股票和债券还是某些国外证券交易所的“热炒板块”。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国外的生存环境比国内复杂得多,各种金融工具、各色人等、各层级市场都不是用教科书上的投融资原理就可以解释的。比如美国股市的做空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动机,使得一些券商和投资机构乐意集体跟进围攻行动,他们是无所谓事实真假的,只看其中是否有赚钱机会。中国企业在此次事件中足以吸取教训: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还更阴冷一些。

  一些中国公司对做空传言的反击比较成功,表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获得了信任;关键是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而且证据要通过更多渠道向外发布。

  当别人误解我们的时候,也可能是他们了解我们的开始;但我们应当先了解他们。(王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