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杨红旭:唱空中国楼市为什么成为国际潮流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 09: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货币政策不断紧缩,房地产行业继续面临调控。在这样的背景下,标普昨天下调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评级。标普的评级靠谱还是不靠谱?负面评级对中国房地产业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微博专栏)对此作出评论。

  主持人:标准普尔刚刚出炉的报告把中国房地产业的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您怎么样看待这个评级?您觉得准确吗?

  杨红旭:我觉得这个评级不是特别的准确,因为就像近几年比如说同行人士尤其是以谢国忠(专栏)先生为典型代表一直看空中国楼市,但其实中国楼市的负面性或者说可以担忧的地方并不是那么多。

  一方面,我觉得标普评论的证据一是政策非常严厉,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升级;第二是资金链持续紧缩。但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其实正在发生一些变化。第一,从政策面上讲现在的限购基本上已经步入平稳期了,并没有大规模的增加一些试验城市,因为前段时间有些媒体炒作可能要扩大城市,但是现在看来并没有进一步扩大。

  我个人的观点,现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进入到一个瓶颈期或者平稳期,暂时不会放松,但也不会加码,这瓶颈期其实是中央在观察整个市场的一个动态反应,毕竟市场现在是在降温,成交量趋于下滑,价格基本稳定,但是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松动,在这样基础下的话政策是很难说是会进一步加码,而且我预计下半年部分地方政府将局部放松政策。

  第二个方面就是资金链,资金链确实是不容乐观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也跟房地产政策一样,步入到一个瓶颈期了,可能要观察一下是不是有必要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房地产信贷跟货币政策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货币政策不能再进一步紧缩了,那信贷政策也会稍微好一点。

  而且据观察,目前整个开发商资金来源已处于低位震荡,从3月份到5月份,增幅保持在17%-18%的增速,增幅比2008年底时好很多。2008年底的时候,资金面本来原增幅接近零,而目前是18%,所以我认为整个开发商资金情况远远好于2008年下半年情况,而且有触底迹象。我认为标普所谓的两个证据,支撑力都不是很足,我认为是有点盲目看空了。

  主持人:有些听众可能也会有疑问,一家外国的评级机构对中国房地产业做出这样的评级,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评级会对中国房地产业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吗?

  杨红旭:我觉得影响不大。这种国际评级公司什么都评,既评欧洲国家债权、债务情况,又评很多大的企业,在香港的一些上市公司、房地产公司的风险,现在又来评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我认为他们评的可能过多,但是并不一定很专业,并不一定很了解中国楼市的情况,而且我觉得有点像看空做多的意味。因为去年以来,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资金链持续增加。如果国外评级看空中国楼市,为什么很多外资还在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楼市?

  第二,现在因为开发商资金链可能比较紧,所以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开发商大举地借外债,今年借了700亿美金。既然很多国外的机构看空中国楼市,为什么他们敢于把这么多钱借给中国开发商?

  所以,我觉得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很多外资还是看好中国楼市投资回报率,跟评级好象有点相悖。

  主持人:标普认为中国房地产业中的央企比民营企业具备相当优势,他们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背后还有母公司支持,在信贷全面收紧情况下,他们和银行业的关系比较好,更容易获得贷款,所以这些公司在市场上会具有明显优势。您认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标普所说的央企优于民企的情况吗?这种情况如果存在,对中国地产业来说是喜还是忧?

  杨红旭:这是现实情况,因为央企拥有很多资源,资源既有母公司的支持,又有信贷方面的便利性,所以这种情况存在,尤其在市场较低迷时,很多企业难以从银行借贷,难以通过股票增发获得资金。央行一般融资的可能性、便利性要远远好于其他企业,对于整个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弊大于利。

  本来央企是要退出的,现在保留了21家,但是很多央企还是希望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获得较高利润。如果在市场洗牌时,央企因为有资金保证,从而活得比较好,我觉得可能对其他企业不公平,因为融资成本不一样,融资便利性不一样,导致整个市场竞争的环境对央企有利,不利于央企退出,也不利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优质资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