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丁艳芳 有不少技术派的投资者喜欢“看盘口”,他们相信,可以从一只股票的买卖单、走势形态中找出一些对未来走向的“暗示”。昨天上午,关注工行(601398)和建行(601939)的投资者一定能够发现,每分钟里,工行都会出现一笔买入740手的主动性买单,而建行亦是如此,不过是每一笔买入750手。
昨天上午10:30左右,有细心的投资者惊奇地发现,在走势平淡的工商银行上,却有着戏剧性的变化,每隔一分钟,就有740手的买单主动以“卖一”的价格买入,这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护盘资金,因为这批买单并不是以“买一”的价格守护,而是主动多填一分以求成交。
实际上,这每分钟一次的740手主动性买单,最早出现在10:16,但当时尚未引起注意。直到10:30后被广泛关注。网络上关于工行“740之谜”的解释颇多,有的猜测是“气死你”的谐音,或许是被套大资金表达对银行疲软的郁闷之情。有的猜测,是行情不振,连操盘手都寂寞难耐,或许是哪位颇具娱乐精神的操盘手在发出“暗语”,提示大家关注银行股。
关于“740”的猜测刚开始,就有人发现建设银行也“异动”了。情况与工行一样,只不过每笔主动性买盘是750手,也是一分钟一次,而且最早是出现在10:17。这一切就绝对不是巧合能够解释的了。
午后开盘,“740”和“750”依旧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规律地买入着。直到临收盘,就像来时的毫无征兆一样,分别从14:39和14:45起,工行和建行的“740”、“750”又先后平静地消失,而股价的波动幅度并不大。
按照工行和建行昨天4.27元和4.92元的成交均价计算,上述“程式买盘”昨天至少买入了1280万股工行和1335万股建行,耗资在1.2亿元以上。
对此,有市场人士猜测,这些买单或许是某个机构通过程序设定,每分钟买入一定数量的指定股票,而这个机构或许是保险资金,或许是市场自己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这不是护盘,只是常规性的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