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李而亮:北京停车新政怎一个“乱”字了得?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20: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

  如今在北京公共场所停车,用“提心吊胆”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泊在有公开标记的车场,每小时价格令人咂舌;临时停靠一下路边,得时刻提防着被贴条,比较保险就是车上留个人;不少过去可放心停车的地方,现在会冷不防窜出个身穿马甲、头戴鸭舌帽的收费员,让你辩不出真假……

  北京市自4月1日实施“非居住区停车价格上涨”“停车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等新政策。3个月过去,最明显效果是堵车状况得到明显缓解,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长期以来被视为无药可治的“首堵”顽疾,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巨大成效。但是,有车一族都知道,这种“巨变”是以人为限制车辆出行为代价的。如果上班一天的收入就被停车费占去一大半的话,即便傻子也不会再动车了。

  面对陡然猛涨的停车费和防不胜防的贴条罚款,从常理上大家认为停车企业和交通管理部门是停车新政的最直接受益者。近期新华社有关“北京市停车管理改革调查”的报道却揭开了另一面的苦衷。据一家停车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基本没有停车管理企业不亏损的,由于停车费涨价,车流量明显减少,企业很难承受,纷纷与主管部门砍价,希望能降70%—50%。”车位空置还不是损失最重的,而收费员、交通协管员时常被殴打更让他们叫苦不迭。停车新政实行的头一个月,一家停车公司收费管理员被打事件就发生70多起,交通协管员贴条时挨打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导致了许多难以界定的工伤劳资纠纷。

  受影响的不光是停车企业和车主,许多商场超市也抱怨停车费上涨对顾客流量的影响。北京商务委的负责人介绍,三环以内中档商场停车位空置率约1/4,居民更多转向社区消费。业内人士估计,停车新政对北京中心商业的影响将在二季度末显现出来。

  不能不承认,北京市治堵这副药的确下得猛。但是,任何药方开出,都是为了治本而不是光治标,取得“百日治理”的胜利。北京市停车乱象的根本在于“僧多粥少”。市交通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一五”末,全市共有机动车停车位217万个,而机动车保有量为489.5万辆。这就意味着,有超过270万辆车不可能“依法停放”。北京市停车新政不是加快车位建设步伐,而是下在车位涨价和罚款的狠劲上。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自4月1日对重点地区进行专项整顿以来,半月内对违法停放车辆开出罚单7.6万张,平均每天达5429起,同比上升163%。按照每张罚单需缴纳200元计算,短短15天罚款总额达到1520万元。可车辆不像其他物品,可以存放进家里,即使不开出去也得有地方停放才行。于是,小区内,便道上,胡同里,机动车几乎“见缝插针”。实在找不到地方的,只能与交管员“硬碰硬”了。这样的治理,越治越乱乃势所必然。

  所谓停车新政,是北京市停车管理改革的代名词。这十多年来,政府要出台什么新政策,总是高举着改革的旗帜。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公众如今对改革显然已经失去了信任感。经验告诉大家,每出台一次新的改革,几乎都意味着要涨价、收费,意味着权利的又一次被剥夺。企业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形形色色的改革大都朝着一个方向——向公众“开刀”,让权力获利。如果这样的招数也可称“新政”的话,天下还需要政府干什么?

  北京市“停车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到时一定宣示出赫赫战绩。百姓们关心的是,自己“蜗居”多日的汽车什么时候能放心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