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时尚品味的二重性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06: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时代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彭砺青

  人就是很吊诡的动物,正如很多凡夫俗子毕生追求卓尔不凡的感觉,虽知自己天资、才能有限,仍汲汲打造自己的外貌和衣着,因为这就是卓尔不凡者或出身名门者的身份标记。从巴洛克时代到近代的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产既带来大量财富累积,也促成各种时尚的大规模生产和贩卖。尽管如此,我们仍知道自己活在伪装的时代,而消费社会培养出我们的习性,令我们觉得这些“衣着品味”能够教导我们在各种场合应该怎样穿着,及应该怎样打扮自己。

  从本书内容我们可以知晓,尽管《个人意见之品味教学》的作者立意谆谆善诱,教导我们因应不同情况而穿着不同风格的衣着,或打扮自己,但作者在自序中亦坦言,这些关于穿着与打扮的时尚,事实上是一种“标签”,关键是现今社会不单以时尚品味作为阶级定位,甚至大众接受了这些时尚品味就不同公众场合所订立的外表标准,例如接受记者采访或涉及法律诉讼时我们应以怎样的面孔示人,从这方面看,作者也并非一味鼓吹时尚的审美标准,而是向读者传授一些适应今日公众目光的公关策略。

  但为什么我们在公众场合会那么着重这些令我们厌烦的细节?作者虽没有整体地回应这个问题,却也没有停留在公关顾问的层次,而是在各章节中零散地提出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可见作者也想在一般讨论中加入较为严肃的思考,虽然作者并非以学者式角度梳理问题,却也从侧面突显出现代社会的面貌。例如在第五章《逆境》的开头段落,作者就引用了安迪沃荷的话:“在未来,每个人都会出名十五分钟。”劝告我们要慎重处理角色造型的扮演,这种诠释“角色”的思维亦散见于以女主角、配角、文艺青年、男子汉、都会女性甚至欧巴桑等角色命名的章节里。

  这恰好反映出一种矛盾心境,当我们标榜外表就是内在真我的焕发时,我们事实上是设法卖力地“扮演”一些被社会设定了形象的角色,获得社会接纳与否,端赖我们怎样因应时尚的指标来装扮自己:时尚并不是解放,而是要求。别看书名是“品味教学”,事实上作者陈祺勋或明或暗地展现出现代生活的处境问题:你的外表决定了你的属性,变相说明时尚不是生活风格,而是人的身份认同。在《关于时尚之一》,作者讨论社会学家韦伯的“身份团体”及齐美尔和布尔迪厄的时尚观,这些理论指出“时尚”这种充满身份和阶级意涵的要素,“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及意识,正如布尔迪厄所说的:时尚品味并不是天生的感受性,而是阶级作用的结果。

  但对于“品味”一词,作者并没有说这些社会理论解释了品味﹔相反,他认为韦伯等学者可能是“瞎子摸象”,那么时尚和品味又是什么呢?大部分读者可能会发现作者并没有为“品味”下一个明确定义,正如封面介绍所说的,作者从否定的角度去限定“品味”的意义,比方说,他谆谆告诫大部分女性读者不应做什么,例如即使在家里也不可穿着随便,不可独沽某种品牌的衣服,不应一味夸示华丽,等等。这些“规条”有时也要求人们在跟风之余作出一点清新的个性,当然,这就是时尚比潮流优胜的地方。不论如何,“品味”都超越了个人审美范畴,达到“社会目的”层次。

  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大众主导的视角,现代人的品味就是平民大众的品味,名牌往往因应大众品味,就平民衣着进行高超的再创造,在微枝末节上显现卓越心思。最后一章《大变身》正要说明为何奥岱丽·赫本在《罗马假期》中的平民造型反而更吸引我们的注意。不过,虽说素颜总比浓妆艳抹吸引人,这种“纯真”可是一次悉心“扮演”过程的成果,但它要求我们精密计算那种自然形态更能吸引注视目光。我们会问﹕那样,什么才是“真”?这恰好道出了时尚品味的吊诡本质,而本书具备双重的特质,一方面提出品味教导,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批判,正好也能够道出时尚品味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