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黎明:买卖假文凭是骗子之间的交易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07: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虚拟@现实之黎明专栏

  只要支付一定费用,无需上课,也不用参加考试或论文答辩,便能获得美国某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 走这条道、上这种当的“被诈骗人”,其“受害人”的身份值得怀疑。

  6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1-5月,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的诈骗犯罪7件,涉案金额达796.8万元。相关案件的受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人数达339人,被骗费用少则两万元多则19万元,受害人中八成是企业高管人员。

  我对“办理文凭”的网络广告印象很深,因为它的帖量之大与“坚韧顽强”的传播劲头,可以让所有网站感受到“头大”。许多网络编辑都有“删帖删到手抽筋”的经历,一些“著名博主”也被其骚扰,博客跟帖页面煞是难看。像这种已经对网络生态发生较大影响的“产业”,仅其负责宣传与通联的人数,估计最低也在万名以上。

  海淀区检察院受理的假学历诈骗案件,不过是此类犯罪事件中“偶尔败露”的极少数。向“文凭骗子”交过钱,已经拿到或还没拿到假文凭的人,也绝非仅有区区数百人。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干这行的组合、干这种事的人员,究竟有多少“受害人”,恐怕没有人能够掌握确切信息。

  “文凭骗子”多而败露的少,原因之一即“被骗者”主动告发、报案的积极性不高。和其他一些诈骗案件的特点不同,此类案件中的被害人并非“受损必究”,并且,越是“有身份”或“地位高”的受害人,报案与挽损的积极性就越小。

  买卖假洋文凭这种生意,更像骗子之间的交易。我看,受害人多半是些“诈骗未遂分子”。此说并非诬陷,道理很简单:“受害人”知道这叫买文凭,知道自己没上过课,知道自己上过几次课,知道自己没经过考试、没经过论文答辩。一句话,他们知道,即使获得真文凭,自己的硕士或博士身份也是假的。

  买洋文凭,欲混个“海龟阅历”或“高才印象”,这些人当中几乎没有“傻子”。检察院调查时发现“八成是企业高管人员”,说明了此类案件中的“受害人结构”,即他们多是我们社会中的“精英分子”。可以想见,能拿得出这份买文凭的钱,就没有“下流社会”的人。

  洋文凭骗局,应“上流社会”以及部分“中流社会”的需求而设立,没有特定客户的认可与接收,这骗局则不会出现。骗子其实是些“实事求是”的聪明人,他们研究真实,基于真实,利用真相。原本并无“文凭骗子”,有些钻研如何投机发财的人发现,存在一大批想对社会、对周围行骗的人需要假文凭,而后他们才成了利用这些“骗子客户”的骗子。

  由于自知文凭是买来的,没有把假洋文凭作为自励或“意淫”工具的可能,而计划欺人、用于欺人才是真的。不错,受害人多被视为“正常人”和“好人”,他们不是骗子——— 之所以认定他们不是骗子,是由于大家早已把某些行骗的言行当作“绝对正常”了。

  为什么信息时代中假文凭交易市场依然红火?第一,早期的行骗成功者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许多借助假文凭和“似真文凭”的骗子,比后来求购文凭的精英“更精英”;第二,查询与检验手段虽多,但评估文凭之学术含量、付诸检测信息真伪的人却很少,鉴别风险主要来自人际关系方面,如此,技术和办法尽管又多又好,人不较真则等于没有;第三,败露风险小,“被害人”遭彻查和惩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后来的文凭交易人早已看透,权力不可能认真对付这一领域的丑闻———“天塌了自有大个子顶着”,而他们相信“大个子”顶得住。

  “大个子”来自体制内,受益于权势的“大个子”,实际上是各路骗子的带路人和开路人。民间对“骗子之间的交易”不以为耻,似乎情有可原。“唐骏学历门”发酵时,网民发现一些官员和国企高管是唐骏的校友,这些人未曾遭遇任何负面影响,也不见任何说明。这些体制内的“大个子”,道德意识比唐骏先生差得远———“学历门”事后唐骏就“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说过“那是一个曾经错误的决定”,而他官场中的校友们却不需要任何反思与解释。

  “骗子太多,导致傻子不够用了”,这句搞笑的网络名言其实很严肃。本来可以作为行骗对象的傻子就不多,我们社会中的“骗业”,已经呈现出“业内自我滚动发展”的特点——— 表现为“骗子之间的交易”不断扩大。

  这一表述不难理解。处处圈套,遍地骗子,仅无知的人群是养不起这个庞大群团的。大家都能从实物景象中看出端倪,比如,我国广告规模最大的“办证”行业,其客户基本上都是造假人和行骗者。

  (作者系知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