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企减少海外投资的寓意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04: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张立伟

  与几年前中国央企在全球能源、矿产等领域群起并购的盛况相比,目前只能用大规模撤退来形容这场全球出击的结局。6月23日,中钢叫停澳洲铁矿石项目是最新的一例。 年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突然撤出。4月份,中国五矿集团收回了对澳大利亚-加拿大铜矿商Equinox65亿美元的收购报价,中石油则刚刚放弃了在加拿大西部开发一个拟投入54亿美元的大型页岩气藏计划。此外,中国石油企业近期也放弃了受到追捧的巴西(OGX油气田的竞拍)和加纳油气资产的竞标。

  除了中钢突然叫停澳洲项目外,5月18日,中海外因未能及时向波兰分包商支付工程款项,所承建的A2高速公路工程被迫停工,中海外是中国中铁下属专门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全资子公司。此前,中国铁建在沙特的轻轨项目也因亏损严重而停工。

  这与几年前财大气粗的央企在海外不惜代价的竞标形成显明对比,那股凶悍的并购热潮曾引起全球性的恐慌,并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受到了官方的狙击。这种海外投资潮缘于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实施鼓励央企走出去的政策,以缓解外汇储备过多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实现国资增值保值的目的,同时满足中国发展对矿产与能源需求,而且资源价格似乎永无止境的上涨。

  这使得海外投资带上一种“政绩工程”的色彩,尤其是一些企业打着“确保国家资源安全”的旗号。事实上,很多投资活动缺乏对市场风险与盈利前景的预估,具有盲目上马的特征。一些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比如三大石油公司中,有两家公司的跨国化指数甚至低于10%,这构成了管理风险。据德勤2010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

  现在,那些以最低竞标价格承揽的建设工程首先出现了巨额亏损现象,而一些能源与矿产项目,则因为配套设施(港口、铁路等)不完善、后续投资过多等陷入困境。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冒进的风险,更多的混乱来自管理,因为缺乏产权所有者的监管。而近些年来,缺乏监管的央企境外资产流失已成为国资保值增值的大敌,从2009年开始,国资委开始对近6000家央企所有的境外国有资产进行排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加强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和产权监管,国资委于6月27日公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这或许是中国企业突然纷纷撤出海外竞购的理由,因为他们需要等待新规定出台并满足相关要求,而不能继续毫无顾忌的冒险。

  但是,中国企业最近频频放弃海外竞购,也可能与对全球经济趋势的判断有关。美国因通胀抬头而加息的可能性增大,为此奥巴马政府不惜打压油价,这些行动最终会导致能源与矿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中国持续的紧缩政策正在引导经济着陆,也对铁矿石、铜以及石油等需求与价格构成影响,中国企业或许意识到全球经济可能会再次陷入危机,持有现金等待一个更好的并购时机显然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