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日国资委发布《境外资产监管办法》和《境外产权管理办法》,这不仅给海外投资巨亏的央企敲响了警钟,也让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积极“走出去”的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海外投资战略。
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的海外投资额达到565亿美元,过去5年的海外投资总计2159亿美元。特别是2010年,中国企业延续金融危机以来强劲的海外并购势头,在能源矿产、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完成了数百宗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跨国并购,呈现出持续强劲的资本输出过程。然而,与高涨的投资热情相对的,却是频频出现的投资失败。国际知名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全球最高,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因此,国资委下“军令状”以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风险管理,意义固然重大,然而还远远不够。因为,对于大多数“走出去”中国企业而言,缺乏的不仅仅是风险控制与管理,更缺乏的,是海外投资的全局战略。
当前,竞争对象全球化、资源分布全球化、配置手段全球化、利益相关者全球化,使得资源整合需求前所未有地迫切、资源整合战略前所未有地复杂。这方面,国外资源整合的战略值得借鉴。美国海外投资模式的重点是十分重视制定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美国大公司总部基本上都设在美国本土。总部均设有公司的全球战略研究部门,负责调查本行业的国际市场发展情况,研究提出公司在全球运作中的战略定位、总体战略和具体执行计划。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掌控着全球产业重组的利益分配权,通过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率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来确定要素组合的形式。但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美国在研发、生产、销售乃至最后的财富管理,以期获得在财富创造的所有环节中,国家竞争力和利益分配的主导权。
同样,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日本企业的资本利得及海外进账极其巨大,海外资产创造了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这其中不能不归功于日本的综合商社模式。日本综合商社是集贸易、产业、金融及信息等为一体的,具备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跨国公司。综合商社将贸易功能、产业功能、金融功能和信息功能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大型经营综合体。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等几家综合商社,都在海外扩张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来看一下海外投资同样大步向前的印度。印度海外投资盈利之所以能够超过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能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选择更精确的目标市场。印度海外投资战略的市场定位是: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到智力资源丰富、投资环境良好的发达国家建立分销渠道和研发基地;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开拓国际市场。当前印度跨国公司首选的海外投资区域是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回报率高。
未来,中国海外投资的大潮不可阻挡,但海外投资不能仅仅考虑规模和速度,而要考虑如何利用全球的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从技术输入、资源/原材料采购、物流、产品设计到下游的渠道、市场销售等每个价值环节进行渗入,在微笑曲线中尽量向两端延伸,以期获得更高效、更有价值的资源整合。这样,不仅在规模上形成体量,也在产业链上形成合作,以此提高投资海外的成功率。
中国要以产业布局和提升竞争力为切入点,提高企业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寻找农业、林业资源可考虑东南亚市场;需要提升技术能力,可选择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可考虑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要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更适合的投资目的地,真正把“走出去”当作是中国产业链的海外延伸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