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新阶段我国水利承载新使命 需要突破“水瓶颈”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0日 19: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旱!洪涝!短短几个月,两种极端天气在长江中下游接连上演。旱涝交织,抗灾减灾,水利又一次牵动全国,牵动中央。

  回首2009年华北大旱,去年西南大旱,舟曲特大山洪,极端天气日益频发。从缺水地区到传统水乡,从农业到工业、生态,水旱灾害的影响正日益加剧。保粮食、保人饮、保生产,一次次大考,考验水利的应急抗灾能力,也考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提出新形势下水利新的战略定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统筹推进的新阶段,不断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突破水资源瓶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看水利:以占全球7%的水资源,养育占世界21%的人口,保发展惠民生功不可没

  大旱之年夏粮丰收,水利功不可没。

  “修好水利,种地才有底气!”在河南滑县东信都村田间,村民王兴结高兴地说:“多亏县里新打的机井,今年小麦浇水没耽误,亩产1200多斤,增产100多斤。”

  去冬今春,滑县连续140多天无有效降水,农田龟裂,麦苗喊渴。“有工程抗大旱,没工程瞪眼看。如果没有水利保障,面对这场大旱将束手无策。”滑县副县长袁锐锋说,滑县力补水利短板不惜投入,去年县财政收入的1/10投入到水利。经过多年努力,全县机井达到4万眼,居全国县级首位,干支渠1208条,使174万亩农田告别靠天吃饭,实现旱涝保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后,水利发展全面提速。初步统计,今年中央水利投资已落实1134亿元,比2010年年初增加39.3%。“真金白银”落户田间,水利基础不断加强。在抗旱一线,各种水利工程开足马力,重旱区8省累计抗旱浇麦2.02亿亩。水利保丰粮,为当前“稳物价、抑通胀”作出重要贡献。

  水利发展不只是支撑了农业,而且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水利绝对不是旱了灌、涝了排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全局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好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

  水治则天下宁,盛世治水翻开崭新篇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是最好的见证。

  兴水利、除水害。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60多年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1991年以来,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059万吨。

  水利保发展。珠江调水,引江济太,江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60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7000多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水利惠民生。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轻轻一拧水龙头,甘甜的清水喷涌而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让2.72亿农民告别饮水难。60多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9.05亿亩。

  中国用占全球7%的水资源,保障了占世界21%人口的生存、发展,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摸水情:水危机步步紧逼,从“农业的命脉”,到“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必须重新审视国情水情

  新时期的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谋划水利改革发展,不仅要立足水利行业,更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国情水情的深刻变化。

  应该清醒看到,干旱缺水、水污染事件、湖泊萎缩、海水倒灌等现象日益频发,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危机步步紧逼。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去年全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灾死亡3222人,直接经济损失3745亿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在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背后,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峻。

  北方缺水。近年来黄淮海辽水资源总量减少12%。天津,过去5年,先后两次从黄河引水、11次从滦河引水。

  水乡也缺水。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南县,原本“头顶长江、脚踩洞庭、腰缠四水”,但今年的罕见大旱,让境内的6条河流5条出现断流,水再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湖南省政府顾问谢康生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强降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都在增大,“有水地方少,缺水地方多”、“有水时候少、缺水时候多”,水乡季节性缺水,已并非偶然。

  水脏《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地区的一些污染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给本来就水生态脆弱的地区带来新挑战。

  水浑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100万亩,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湖泊。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今后农业、建设项目等人为活动强度可能加剧。

  水危机背后,暴露出粗放的发展方式。江汉平原曾被称为四湖流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插到湖心、收到湖底”,结果“人进湖退”,四大湖中的三湖、白露湖消失,成为稻田。“需要装水时它装不下,泄洪时又泄不出。”湖北省监利县水利局副局长曾重海说。

  一些粮食大省,增产背后是不断加剧的地下水超采。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农田打得像“蜂窝”。100米、300米、上千米,井越打越深,地下水越来越少,这个世界最大的漏斗区,正在透支未来。

  用发展的眼光看,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在变,水情在变,江湖关系在变。而令人担心的是,当前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生态脆弱与开发过度并存,污染治理与超标排放并存,不少地方发展已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传统发展方式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

  走出水资源困局,必须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尊重自然规律和发展规律,不能“雨丰而忘旱,临旱再掘井”。

  号水脉: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投入不足仍是最大难题

  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政策带动下,各地纷纷加大水利改革发展力度。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水利仍然乍暖还寒。

  现代农业离不开水利支撑,然而全国一半以上的农田仍“靠天吃饭”;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利保障,然而点多面广的小水库大都还“带病”运行;生态环境改善离不开水利调控,然而大多数中小河流治理滞后。这些“最大硬伤”、“明显短板”,反映出水利总体“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局面。

  “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大多工程靠吃老本。”湖南韶山灌区管理局原局长曾纪鑫担忧地说,1966年建成的韶山灌区,当时能灌100多万亩,但40多年老化失修,灌溉面积萎缩了20%,水走一路漏一路,浇到地里的水不到一半。

  小水利的状况更不容乐观。江西樟树市水利局副局长肖自强说,堰塘像碟子、渠道像筛子,基本都是“带病”运行。全市96座小水库,一半还没除险;15条万亩农田以下的圩堤,还有11条没加固;山塘、电灌站失修严重。

  中小河流治理“欠账”多。大多为县级及以下管理,投入不足,防洪标准低。如江西省尚有13个县城和615个乡镇的中小河流未设防,已设防的191个乡镇基本在五年一遇以下。

  投入不足,仍然是当前水利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地方干部反映,水利建设“重大轻小、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量田间工程“上级投入少,基层投不起,农民干不了”,成了“真空”地带,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水利欠账有多大?由于水利的“两工”投入锐减,与上世纪80年代比,年均投入减少约2100亿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但一些地方干部表示,这一政策距实际操作还有距离。“没有细则,地方土地出让收益难统计、难界定,基层水利部门无从着手。”

  水科院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出让收益高,但水利资金缺口小;相反,产粮大省水利欠账多,但经济落后,并无多少土地出让收益,因此统筹调配势在必行。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新蓝图: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当前水利存在的诸多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是发展中的课题、时代的命题。突破“水瓶颈”,必须立足国情水情,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民生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水资源问题。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的“山区小康水利”工程,让农民充分参与,解决了水利“为谁干”、“干什么”等问题,到2020年,使山区群众人人喝上干净水,人均一亩稳产田。

  政府主导,推进水利投入机制新突破。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公共财政应该将水利作为重要投入领域。加强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金。重庆、镇江等地成立了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构筑投融资平台,作出了有益尝试。

  统筹兼顾,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饱受缺水困扰的山西,今后5年投入1000亿元,构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将使全省总供水量提高到86亿立方米,实现从“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转变方式,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以水定发展,一度缺水的河西走廊,小麦玉米田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棉花、制种玉米等节水作物,膜下滴灌使棉花亩节水335立方米,增产12%。

  人水和谐,从过度开发向合理开发转变。江苏无锡6000多条河道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43条黑臭河道清水复流,再现小桥流水美景。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孙雪涛说,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承载着民生期待,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角。水利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