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沙湖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升级 上市工作已启动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08: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因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在各级政府中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据了解,全国已经有超过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定位和培育。

  宁夏旅游产业特点明显,以沙漠旅游闻名。当地沙漠是距离内地经济繁荣城市最近的,由于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使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沙漠不再有死亡的威胁,进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其中,沙湖景区以碧水、沙山、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等资源景观为主体,特色鲜明,受游客关注程度较高。日前,记者走访了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赫天江。

  《证券日报》:能否介绍下沙湖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目前的经营状况。

  赫天江:截止目前,沙湖景区已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0多亿元,利税2亿多元。区域内参与经营的各类工商企业200多家,直接就业3000多人,并间接解决了当地5000多人的再就业问题,带动社会相关产业发展年产值达10亿元。

  沙湖旅游目前的发展是快速、平稳、健康的,景区年接待游客2008年以前在50万人次左右,到2010年,已经上升至80万人次,在此期间,销售收入也从6000万上升至1.4亿元。2011年,沙湖旅游的经营目标是年接待游客要达到百万人次,销售收入要达到1.8-2亿元。截至目前,今年沙湖接待的旅游人次同比增长3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公司预计要实现今年的经营目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证券日报》:据了解,沙湖旅游在规模、资源以及季节性方面可以开发和利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公司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赫天江:目前,沙湖旅游的基本模式还是建立在以自然资源游览为基础之上的观光型旅游模式。单一的观光型景区由于存在接待能力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面临恶化、产业链条结构单一、后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问题,无法满足当今旅游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及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景区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利。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公司要把沙湖从原来的单一的观光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观光旅游为重要构成要素的旅游景区。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休闲度假旅游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会产生重复消费。

  按照这样的战略规划,结合沙湖旅游的现状,在景区内开发了宁夏湿地博物馆等生态旅游项目,并对景区的环境进行整治、改造、提升。在未来,还将建成沙湖水镇、沙湖温泉养生度假酒店、企业会所等高档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以此引领沙湖景区的定位的升级。

  《证券日报》:在此之前,沙湖旅游也曾寻求上市但并未成功。目前,公司是否仍然有上市的计划?进展如何?

  赫天江:登陆资本市场一直是公司发展目标之一,因为旅游产业的基础建设投资普遍较大,沙湖旅游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短板之一,所以如果能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非常有利。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景区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公众对公司服务质量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监督。而且,公司一旦成功上市,对景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公司的股东中有新华百货、英力特等上市公司,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经验对沙湖旅游的上市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公司已经把发展企业上市列为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的几家股东已在寻求上市方面达成了共识,专门从事上市工作的小组已经成立,相关工作也已启动。

  《证券日报》:宁夏旅游业发展也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就整个宁夏地区来说,旅游业还存在“各自为战”、“不太成规模”等问题,您作为区内知名旅游景点的管理者,认为宁夏旅游产业下一步应如何发展?

  赫天江:目前,宁夏旅游业还存在条块分割、行业分割的问题,宁夏地区景区规模小、企业实力小、拓展市场能力小。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未来,我还是希望区内的旅游资源能通过整合等手段,扩大规模、提高实力,进而在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宁夏旅游的影响力。(赵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