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首个航运金融衍生品提升我国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07: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仅一个月就做了40万手单边交易,其中持仓量约4万手

  本报记者 沈文敏

  7月28日,中国首个航运运价远期集中交易平台——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满月。公司推出的中国首个航运金融衍生品——上海出口集装箱中远期运价交易产品,一个月来交易量达到40万手,实现稳步开局。

  年底前推出中国沿海干散货中远期运价交易

  比较国际上任何一个新衍生品的初始交易量,SSEFC的表现颇为抢眼。著名航运经纪商克拉克森证券有限公司2010年1月15日采用上海航交所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做了第一笔交易,在将近20个月的时间,总共仅4万手交易,但是SSEFC的交易平台在一个月里就做了40万手单边交易,其中持仓量约4万手。

  在交易数和持仓量两个数据上,持仓量是业内更看重的,因为它更有对冲的意义,但是如果一开始没有交易量也就会没有持仓量。因为交易量逐渐增多,意味着市场的流动性逐渐增高,持仓量也会水涨船高。要真正实现对冲,通俗来讲,就是想买就买得到,想卖就卖得掉。“因此,衍生品交易市场的良性发展一定是先有流动性,从这点来看,SSEFC的起步很好。”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SSEFC董事长张页说。

  航运运价交易产品是一个对冲航运即期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产品,贸易商如果担心运费上涨,则可参与交易,先买入开仓,待运费上涨时再卖出平仓,虽然即期市场上运费上涨使贸易商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压力,但是远期市场上贸易商获利了,通过这样的反向操作,贸易商就能对冲掉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样,如果船公司担心运费下跌,则可通过在远期市场上先卖出后买进合同的方式对冲运费下跌收入减少的风险。

  目前,公司已推出上海出口集装箱中远期运价交易产品,包括上海—欧洲、上海—美西两条航线,今年年底前将推出中国沿海干散货中远期运价交易,2012年上半年推出国际远洋干散货中远期运价交易。

  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话语权

  在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产品开发方面,上海航交所和波罗的海航交所的差距,一是影响力不大,二是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目前上海航交所的衍生品不是不想做大,而是不能做大,所以开始要“稳起步”。

  至于双方采取的方式,波交所用了古老的理念——OTC经纪人模式,即使是现在电子平台广泛应用,最终也是通过经纪人进行交易,而SSEFC是按照现代的场内电子交易,自己看到信息,自己下单。

  201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6.53亿吨,连续12年保持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06.9万标准箱,超过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而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却不掌握航运运价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同时,包括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内的航运市场面临着运费不断波动的风险,航运市场最低谷的时候,上海到欧洲一个标箱的运价是300美元,而运价高峰时超过2000美元。作为船公司、货主、货代、贸易商等也需要一个套期保值、规避航运风险的金融工具。SSEFC航运运价中远期交易产品的顺利推出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话语权。

  在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的开发上,张页希望国家给予更多更严格的监管,在保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允许国有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他还建议,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率先在上海航交所的产品上进行试点,因为航运本身是国际化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