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首都缓堵新政实施半年 拥堵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5日 17: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首都缓堵新政实施半年 机动车保有量增幅降七成 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

  五环内拥堵路段减少15%

  本报记者 刘冕

  本市出台28条缓堵新政实施半年,一系列细微变化渐渐成为出行新趋势。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交通出现“三减两增”态势:

  机动车保有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1.9%;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变少,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拥堵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拥堵持续时间变少65分钟。同时,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提升,公交出行比例上升至40.9%;高峰时段,路网运行速度提高10%。

  “北京缓解交通拥堵初步实现预期目标。”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表示,政府比任何时候都更下决心致力于发展公共交通,一方面是通过路权保障、线网保障等措施,尽力让地面公交更快捷。另一方面是通过安全提升、技术挖潜等手段,力争使轨道交通更舒适,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随着有关措施的逐步实施,从上半年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交通出行结构开始有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

  机动车保有量增幅下降71.9%

  缓堵新政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当属小客车总量控制措施,而摇号也成为“疗效”最显著的一条。今年上半年,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截至6月底,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92万辆,比2010年底净增11.1万辆。

  这意味着,前六个月平均每月新增机动车1.85万辆,比2010年平均月增量(6.58万辆)减少了4.73万辆,降幅达到71.9%。

  车辆增长慢了,私家车利用率也首次下降。上半年小汽车出行比例为32.7%,较2010年底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京通快速路公交提速一倍

  半年来,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持续提速。以轨道交通为例,去年年底新开通的5条郊区线也各有所长,全日换乘客流所占比例高达88%。而4号线、10号线、8号线、机场线、5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都处在客流培育期,客运量增幅都超过10%,其中5条线路为南北走势。

  地面公交也有新动作。

  5月24日,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正式开通,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达到52公里/小时,较开通前提高108%;地面公交早、晚高峰日均客运量达12.6万人次,较开通前一周增加1万余人次,其中6%为弃车族。4类社区通勤车从4月底陆续运营,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搭乘需求,上半年共计发车1808次,运送乘客6.6万余人次。

  居民各种交通出行方式中(不含步行),公共交通比例增幅最大,为40.9%;出租车出行比例6.9%;自行车出行比例16.3%。

  五环内拥堵路段减少15%

  市民的感受更直观,路面好走了。

  “每天能多睡10分钟,路面比去年通畅了。”市民张贺家住南四环,每天驾车到东单附近上班,他说,“根本走不动的情况基本上消失了,偶尔也会堵车,但十分钟左右就能缓解。”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透露了一组监测数据,更加佐证了这一点。以6月工作日为例,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为98公里,占五环内路段长度1.7%,较去年同期的141公里降低30.5%,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东西二环南段南向北等进城方向主要道路。晚高峰常发拥堵路段为132公里,同比降低14.8%,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北部城区以及三环以内的中心城,大多是中关村、西直门等商业繁华区。

  三环内小客车流量下降13%

  相对而言,三环路内的交通压力从今年4月开始逐步缓解。当月,本市停车价格进一步调整,交通拥堵指数开始以每月20%以上的速度下滑。尤其是提价最多的一类区域,即三环路以内小客车流量持续下降,平均降幅为13%。

  “原来为了方便经常把车停在路侧,上一天班车费在二三十元左右,地下车库几乎没人用。停车费调整后,如果放在路侧车位,万一赶上加班,一天停车费就要上百元。我跟同事们都自觉地办了地下车库的停车证。”在西单附近上班的范女士说,“长时间停放在地下,车更安全,收费更低,而且也把路侧车位空出来给临时办事的人使用,大家都尽份力,北京的路才能更好走。”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4月份以来,本市停车场使用情况悄然改变:路外地上停车场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总体下降12%,其中一类地区下降19%,二类地区下降11%,三类地区上升7%,停车位利用率趋于稳定。城市中心区拥堵状况有所缓解。5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4.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个百分点。

  “压力依然严峻。”郭继孚坦言,一系列政策实施后,2011年上半年,三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6.4,较2010年同期同比下降了7.2%,但仍处于中度拥堵等级。“按照国际惯例,依靠停车价格约束小汽车出行一段时间后,公众的适应力就会增强,单纯价格杠杆的警示和控制能力会下降,因此下半年交通部门将密切关注重点区域内小客车流量、停车情况等,随时通过管理的手段,保持这种缓堵的效果。”

  高峰时段路网运行提速10%

  堵点少了,车能跑起来了。

  2011年上半年,工作日平均路网拥堵时间为55分钟,同比减少了1小时5分钟。早晚高峰时段,路网运行速度提高10%。其中早高峰平均车速达26.5公里/小时。晚高峰车速也由22公里/小时攀升到24.5公里/小时。

  “城里的小客车流量降下来了,本市26条公路流量却比同期增加了18.8万辆。流量增幅超过20%的高速路达到10条,分别是机场南线高速、六环路等。”郭继孚分析,这些都说明本市的交通需求仍然在逐步增加,汽车速度跑起来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管和建的措施得以保证。

  据了解,上半年,本市确定了城六区第一批47项总投资33亿元的微循环道路项目,完成东校场口南口、百子湾南一路等项目建设;确定两批104项常规疏堵工程,总投资8143万元,高碑店路口渠化、远通桥匝道拓宽等项目已完工。另外重点功能区的京良路、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等道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