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私募清盘 主动被动结果大不同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12: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以来,阳光私募基金行业再次发生清盘事件。山东信托旗下的两只结构化私募“山东信托·盈融达”和“山东信托·梦想二号”均提前终止,而之前的5月,至少有5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停止了运作。越来越多的私募清盘事件给投资者带来的似乎更多是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实际上,私募清盘并非都是坏事,相反,投资者有时甚至能得到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通过公开信托公告宣布清盘的非结构化私募基金至少有23只。这些基金中有14只基金清盘时净值在1元以上,为投资者赚到了钱。与同期沪深300指数相比,有11只基金战胜同期指数,清盘基金的业绩可谓好坏参半。其清盘的原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被动清盘,或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或由于基金净值触及清盘线被迫清盘,抑或基金规模未达到信托要求而被清盘;另一类是基金经理判断后市行情不好而主动清盘或放弃延长已到期的私募。

  被动清盘因业绩不佳

  在被动清盘的私募中,大多数是由于业绩不佳而清盘的,而这一现象也是自2009年开始逐渐增加的。在被动清盘的私募中比较有名的是原公募明星基金经理郑拓所管理的深蓝3号,这只基金在2010年的震荡弱市中不幸踩错时点,导致净值一路下滑,最终触及清盘线被迫清盘。此外,有像常盛金、鼎弘义1期等,因为客户不满基金业绩而大量赎回,导致信托规模未到信托公司规定底线而被迫清盘。还有如三羊卓越系列4只私募,由于公司其他方面的投资管理经营不善,拖累私募被清盘。

  在阳光私募最初发展至2008年的几年间,多数信托公司没有硬性的止损要求,所以2009年之前成立的非结构化基金产品几乎没有因为业绩而清盘的。直到经历2008年的惨痛大跌后,私募投资者和信托公司对于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近几年发行的私募基金在成立时,多数信托公司都会在信托合同中规定清盘线,基金净值如果下跌到一定区间,信托公司就会强制将信托清盘止损。从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看,这是私募行业的一种进步。

  主动清盘者多数逃过一劫

  除了上述被动清盘的私募外,还有一些私募则是主动选择清盘或者是信托到期而未延长期限,这两者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基金经理看淡后市。主动选择清盘并非前无古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私募教父赵丹阳在2008年年初的市场高点将其旗下的A股基金全部清盘,成功逃顶使得赵丹阳声名鹊起,也使得主动清盘这一方式为人所知。

  在赵丹阳之后主动清盘的私募里,其清盘时机是否也如此精准?从2008年以来主动清盘或者信托到期而未延长期限的非结构化私募来看,在清盘满一年的5只基金中,赤子之心系列两只基金清盘后的一年,沪深300指数下跌56.01%;诚诺和策略大师清盘后的一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28%。只有智诚收获一只基金在清盘后指数出现略微上升。而清盘只满半年的两只基金中,融中睿合银1号和新东风成长在其清盘后的半年内,沪深300指数下跌都超过3%。所以,主动清盘或者不延长期限总体上还是有成效的,基金经理的决策避免了私募基金在下跌市场中继续运行。

  随着私募基金数量和存续期的逐渐增加,正常与非正常清盘的私募可能会越来越多。私募清盘也是私募基金“生老病死”的必然过程,谈清盘色变的投资者应该理性认识,了解清盘原因,避免一棍子打死有产品清盘的私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