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新涨价因素再现 稳物价基础不牢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13: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市场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物价上涨将呈现“扩围”现象,涨价的产品范围有可能扩大。同时,从国际市场来看,虽然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滑,但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在今年下半年仍有增加的可能。诸多因素都表明,当前我国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

  8月8日,是农历立秋,意味着凉爽舒适的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然而,与天气将会转凉趋势不同的是,物价走势依然如炎热的夏季温度难减。

  “鸡蛋都涨到每斤5元以上了,肉也还是那么贵,油又涨价了。”北京市民刘大妈逛完丰台区一个农贸市场后告诉记者,“每月吃喝花的钱是越来越多,酱肉、肘子等熟食价格也水涨船高,幸好天热吃的少了。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变凉,不知道物价是不是还会涨啊。”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21日至3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中,发现涨幅最大的当属鸡蛋,其后是食用油等。此前上涨的猪肉在7月下旬继续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不过,鲜菜、水果的价格有所回落,大白菜回落的幅度最大。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7月份猪肉出现环比涨幅下降,并且基本保持价格稳定,主要得益于此前我国实施的扶持生猪生产一系列措施,使得近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此外,由于天气炎热,居民对肉类的消费量相对减少,需求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这对于当前稳物价的重要任务来讲,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那么,与此相对应的是,鸡蛋和食用油的“异军突起”,是否将会接过猪肉的“接力棒”,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新推手?

  刘大妈告诉记者:“每年立秋左右,由于天气炎热,鸡不爱下蛋,鸡蛋也不宜保存,这期间价格往往会上涨,但是今年上涨太快,感觉有些承受不了。”记者在附近的超市中发现特价鸡蛋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鸡蛋价格的发飙并涨至一年来新高,成为当前影响物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鸡蛋价格的上涨具有季节性因素,持续时间应该不会太长,等到中秋节后天气转凉,鸡蛋产量会提高,价格上涨的动力相应就会减弱,有可能出现价格下行的趋势。

  对价格上涨影响更大的是食用油“涨价风”的来临。食用油品牌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集团日前宣布,旗下金龙鱼品牌豆油、菜油和调和油3个品类从8月1日起上调价格5%左右,市场普遍预期其余食用油品牌也将跟进。市场大多预期,这一举动将有可能带动其他食用油生产企业加入涨价的大军,掀起食用油全面涨价的风潮。

  更为重要的是,食用油的涨价让人们再次回想起上半年包括白酒、日用化工品等诸多产品在有关部门的“约谈”下被迫放缓涨价步伐。随着时间推移,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受到“限涨令”约束的诸多商品是否会“补涨”,从而兴起一股新的“补涨风”,对下半年的物价稳定带来新的压力,这是目前市场的一大担忧。这一担忧不无道理,近期快餐、白酒等终端商品的陆续上调价格,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这一预期。

  在6月CPI再创高点的背景下,当前出现的诸多新涨价因素以及潜在涨价因素,进一步增加了百姓对未来物价难以下行的忧虑。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7月份CPI、PPI数据,市场预计7月份CPI仍将在高位运行,不排除与上月持平的可能。虽然下半年翘尾因素逐步消除,但是全年来看,即使CPI控制在5%左右的涨幅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必须时刻关注新涨价因素以及潜在涨价因素。

  市场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物价上涨将呈现“扩围”现象,涨价的产品范围有可能扩大。同时,从国际市场来看,虽然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滑,但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在今年下半年仍有增加的可能。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第三轮量化宽松(QE3)预期升温,美元的进一步贬值很可能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从而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诸多因素都表明,当前我国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通胀预期并不乐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使用,将继续发力稳定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