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虽然欧美股市仍未最终企稳,但在“百亿社保基金抄底”传闻的推动下,沪深股市8月11日在盘中大幅反弹。在市场对于政策放松预期愈加强烈、人民币近期升值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内外经济发展基本面与调控政策的改变与否将成为中期市场能否反弹的重要判断依据。
A股止跌企稳人气恢复
在本周一市场大幅下跌后,A股市场主基调转为止跌反弹,虽然市场涨幅依然有限,但在之前市场连续破位后,投资者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稳定。11日,两市非ST的涨停个股超过30只,市场人气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而两市总的成交金额也在本周以来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显示出反弹参与者较为积极。
A股市场的表现,反映出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和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趋弱,虽然“百亿社保基金抄底”的传言并未得到证实,但银行、地产与石化等权重板块在创下新低后的止跌企稳,确实显示出市场中主力机构或已出手“护盘”。
不过由于前期市场技术指标破位,上证综指在跌至2437点的一年多低点后或将继续盘整震荡,市场在“内忧外患”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背景下恐难以大幅度拉升。
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大幅反弹
从国内情况来看,市场目前最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与出口。由于目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趋于疲弱已较为明确,再加上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快速升值引发了市场对于下半年升值趋势加强的联想,这些已经引起了市场对未来出口增长放缓、国内经济景气度下降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因经济减速导致美国、欧洲、日本家庭减少开支,可能使得他们对中国消费品的进口需求下降,中国进出口势必受到影响。
而从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今年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1-7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同比增速较1-6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速上升0.27%。此前,6月投资环比增速曾出现1.04%的负增长,1-7月投资增速并未再次出现太大的减速。同时,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看,1-7月的总投资额达到13.63万亿元,同比增速较1-6月上升了4.4%。
此前,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市场中不少人士开始担心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因此市场中的水泥、基建板块在7月下旬以来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从1-7月份的最新数据看,投资减速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立即出现。
从分类统计看,1-7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与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均回落至2008年初的水平,减速迹象十分明显,其中中央投资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且增速继续下降,达-4.7%。在2008年四季度中央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陆续完成到期后,中央政府有意选择性“退出”投资领域的迹象已经十分明确。但与此不同的是,地方投资同比增速仍然维持高位达到28.0%,这也成为市场还依然对投资状况未发生逆转性判断的一个依据。
市场对调控手段最为敏感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在目前欧美经济体不确定因素较强的情况下,A股市场将对各种调控手段的变化最为敏感,特别是货币工具使用可能将关系到股市的中期走势。“只要放松的预期一出现,市场肯定会涨,前期6月份市场的反弹逻辑也在于此。”上海一家券商研究所所长对记者说。
但从相反的方向看,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分析师表示,目前如果出现政策超调,可能将会因紧缩超预期而对资本市场形成非常大的压力。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高级研究人士认为,在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压力仍然不小、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困难、前期民间借贷剧增使民间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需更加谨慎。
而对于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目前A股市场已经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虽然近期不少外资投行在对A股的判断中游走于多、空之间,但市场的实际表现证明A股市场目前可能仍成为主要资本市场中的“领跑者”。
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表示,尽管美国并无真正违约的担心,但是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实际上冲击了此前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估值标准。“与雷曼兄弟倒闭一样,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不仅仅是一个事件,而是代表了一种信号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可能会衰退,加上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实质上缺乏活力的现实,使得投资者的这种担忧"雪上加霜",市场表现出的恐慌性情绪蔓延让投资者希望抓住一切包括经济数据在内的"救命稻草",能够给予投资者更为明确的指引。”诸蜀宁说。
在澳新银行的分析师看来,事实投资者已经不管评级机构对美国的判断对或错,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在投资者看来就是市场原来运行的“底线”被打破。“由于美国拥有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固定收益市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 A A下调到A A +后,投资者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衡量标尺就会发生变化。”诸蜀宁认为,市场需要重新运动来寻求新的平衡,但是投资者纷纷出逃引发的市场剧烈动荡又加剧了恐慌,所以尽管实际上美国债并未被抛售,但其他类资产均遭到了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