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创新纪录 资源并购占比下降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0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并购目的地分布

并购行业分布 其他 16宗 工业 27宗 原材料 29宗

  来自全球四大会计所之一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107宗,接近2008年全年,并创下新的半年度纪录。普华永道方面表示,正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提供的契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才开始“声名鹊起”。当下美欧债务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动荡,对中国企业来说又是一个绝好的出手机会。

  海外并购打破纪录

  据普华永道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企的海外并购交易共有107宗,金额达96亿美元。而在2008年那一轮中企海外并购高潮中,全年交易量共126宗,金额94亿美元。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合伙人苏启元称,上述数据显示,即便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和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前景下,中国投资者依旧在多个行业对海外并购交易有着强烈的渴求。

  在中企海外并购目的地方面,排在第一的仍是亚洲,上半年共发生33宗并购案。值得关注的是,欧洲成为新的热点,成为第二目的地,从去年上半年的14宗增加到现在的30宗,超过去年全年。北美洲则滑落至第三位,有27宗。

  据统计,中企在欧洲的并购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消费品领域,工业领域主要为技术引进。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合伙人刘晏来认为,中企在欧洲市场并购活跃,与中企对工业及消费品相关企业的并购需求转旺有关。与美洲、非洲以矿业企业为主的并购对象相比,在欧洲,成熟的工业技术及消费品品牌更具吸引力。

  苏启元认为,今年上半年,中企在海外的资源类并购交易热度有小幅下降,这也是导致欧洲凸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这表明中企海外并购的多样性有所增加,关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资源并购占比下降

  正如苏启元分析的那样,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类并购交易占比下降,而工业和消费品相关行业的并购交易数量接近翻番,总量超过资源类并购。

  上半年,中企海外资源类并购交易发生了29宗,而去年同期为34宗;资源类并购交易占中企海外并购交易总数的比例,也从去年同期的36%下降到27%。与此同时,工业和消费品相关行业的并购从去年同期的22宗增加到39宗,占比从23%增加到36%。

  “买矿产更多地代表了国家意志,而收购工业、消费品项目则更多的是企业自主行为。”刘晏来认为,除了矿产资源,目前中企海外并购最大的驱动力来自技术、市场及品牌,中国的汽车、化工等制造业企业已有了走出去的冲动,而食品、服装、家电等消费类企业也有收购海外品牌、加速海外扩张的需求。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商品生产在价值链各环节上持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型转型,中国的战略投资者自然而然会对获取更多行业技术及消费品牌更为热衷。

  新的并购契机来临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不少受到冲击的发达国家企业受困于到期债务和紧张的现金流,大量甩卖资产,一些中国企业借机开展海外并购,一时在全球声名鹊起。“眼下发生的又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对荷包满满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又是一个绝好的收购机会。”

  不过,苏启元认为,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欧美企业会吸取当时的教训,如果此次全球金融动荡持续的时间短,这些欧美企业应该会采取观望态度,看看自己能否熬得过去。如果此次金融动荡持续的时间长,则会有利于中企开展并购。

  曾为众多海外并购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的普华永道也提醒中国企业,目前全球经济前途未明,碰到好的机会要及时出手。普华永道方面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铝收购力拓因拖延时间过长最终告吹,就是典型的失手案例。

  近期,中企在海外的投资项目频传不利消息,如中钢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工期拖延、中信泰富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成本大增等,业界对中企海外投资的质疑越来越多,甚至有观点认为中企海外收购项目失败居多。对此,苏启元并不认同,他表示,个别中企海外并购案例出现亏损等问题,是当地政治环境变化、项目周期影响因素众多等原因导致的。不过他也提醒,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外看”,它们没有央企那样的专业海外投资团队,所以在“出手”前最好借助专业顾问公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