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危机倒逼中国财金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5日 18: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新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担忧二次衰退有些过度,中国正好可以抓住危中之机,倒逼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以股市减持方式化解债务危机,适时鼓励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第1页 二次衰退不会重现,人民币国际化应适时加快第2页 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倒逼财政体制加速改革第3页 通胀、房价拐点或将出现,紧缩政策适时微调

  【财新网】(专栏作家 沈建光)自本月初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下调美国国债评级以来,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日益加大,全球金融市场接连遭受重创。中国同样未能独善其身,在经历了前两年政府支出大规模扩张刺激经济之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有所探头。

  城投债一度遭到抛售、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流标等事件,都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另外,紧缩的调控政策基调不变,通胀与房价拐点何时出现,便成为市场判断宏观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的重要条件。

  面对海外动荡,投资者悲观情绪弥漫。主要有三大担心:海外重返2008年金融危机、地方表外债务失控、国内通胀继续攀高。但上述担忧有些过度。QE3及欧洲央行买债使雷曼倒闭式冲击不会重演,欧元区不会解体;地方债倒逼财政金融改革,如地方自主发债,资产证券化推出;8月CPI不会创新高,6.2%左右。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认清当前海内外经济形势,抓住“危”中之“机”,倒逼财政、金融改革等,或许是此时更为积极有益的应对方式。

  二次衰退不会重现,人民币国际化应适时加快

  笔者曾在《不要低估美欧债务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文章中提到,海外需求放缓至少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即削弱中国出口增长、加大中期输入性通胀压力,并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储备资产安全问题,因此,应对欧美债务风险以及海外经济增速回落保持高度警惕。当然,尽管海外经济略显悲观,但市场也不必过于惊慌,毕竟经历了经济危机后的资产负债表重建,如今海外市场并不存在次贷危机前那样明显的泡沫,再次重现2008年衰退的可能性较小。

  从美国来看,通过早前美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助,如今美国实体与银行业状况要明显好于2008年。美国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较次贷危机之前大大降低,银行信贷要求提升后,坏账的数量也得到了明显控制。而实体经济也得到了缓慢恢复,例如2008年-2010年,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实现了大反转,由大幅下滑转为高速增长,三年企业利润平均增速分别为-25%、-4.3%和48%。因此尽管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但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也能够保持在1%-2%区间,不太可能出现金融危机时大幅负增长的局面。

  欧洲方面,欧元区债务问题的解决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欧债危机之所以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由欧元框架尚不完善造成的,并且欧洲央行与德国央行之间,欧元区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政客与选民之间均存在着广泛的矛盾,因此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解决是个中长期性过程。但目前市场对于短期内欧元区解体的担忧实为过度,毕竟欧元区是欧洲人花了50年努力才做到的,其中又牵涉了诸多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欧元区解体远比想象的复杂,几年内不太可能发生。笔者认为,短期内将债务国债务转换为欧央行债务,即量化放松,可以减轻欧洲债务危机。例如,欧央行已经宣布向市场提供6个月期无限量资金以阻止危机恶化。

  如前所述,海外经济不会重蹈2008年覆辙、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尚小,投资者不必过度悲观。同时,面对当前欧美债务问题,虽然中国在短期内很难找到万全之策,但危中有机,海外经济放缓而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尤其是让我们痛定思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努力使人民币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早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问香港,公布了一系列支持香港离岸市场发展的新措施,包括允许在内地推行港股ETF、允许香港企业的人民币资金以FDI及“小QFII”的形式到内地投资、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一步扩大到境内所有31个省(市、自治区) 等,均显示促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笔者预计,“十二五”期间,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配合以汇率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可能早于预期。这同时可为今后十年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以应对欧美债务问题、逐步走出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困境。123下一页单页阅读本文导航 第1页二次衰退不会重现,人民币国际化应适时加快第2页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倒逼财政体制加速改革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