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遏制充裕境外钱袋 撇清粮市通胀泡沫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1日 20: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夏粮收获完美收官,秋粮却让人揪起了心。

  恰逢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却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广西五省区市农作物受旱面积4429万亩。旱情主要分布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重庆南部、四川东南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地。

  而中央气象台则预报,近期中国西南大部分受旱地区仍无有效降雨,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中国农业部称,鉴于目前正值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秋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持续发展的西南干旱对农业特别是秋粮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地区的秋粮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减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情信息研究室主任李茂松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部分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都很紧张,更别提农业生产用水了。比如,贵州省喀什地貌地区,农田灌溉十分不便,很有可能会出现绝收现象。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也曾发布报告称,由于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后期还存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稳定秋粮生产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除了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外,国内外的大宏观背景也十分不乐观。如果秋粮出现减产,现有的通胀不但不能遏制,还会在新一轮的粮食紧缺下引发新的通胀诱因。

  国际市场方面,在美债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开始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一些国际粮食巨头可以以更低的利息获得大量贷款。外资企业在我国囤粮的优势更为明显,入侵之势愈演愈烈。

  相反,中国货币紧缩政策还在按部就班地行进。国内企业要想获得资金需要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被缩减。我国粮食市场的防御力面临更大的挑战。当然也有一部分大企业可以依靠农发行的低息贷款也囤积一些粮食。但最终也加剧了我国粮食市场的紊乱。

  作为秋粮主要成员的玉米市场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新粮上市时,玉米价格不降反涨。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大多超过了2.2元/公斤。

  “其实,并不是整个玉米市场的供需出现了缺口。而是一部分大企业囤积玉米。”马文峰说。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份,我国粮食企业共收购了8000万吨玉米,远高于往年(收购较多的2008年,收购数量也仅为五六千万吨)。

  这些玉米也并没有完全被加工并销售。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国的玉米储备量(包括国家库存和企业库存)4000万吨以上。“按照这些数据来看,我国玉米市场的缺口远没有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大。玉米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是粮食市场的资金充裕。”马文峰说。

  诸多的因素最终都可能会传导至秋粮的价格上,导致秋粮价格的不确定性。如果秋粮价格和夏粮一样,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无疑会加大防通胀压力。

  对此,马文峰建议,我国需要严格控制外资在粮食市场所占据的额度。粮食局必须严格监控各类企业的库存,并将各个企业的库存公之于众。某个企业库存过高,有关部门要禁止其再次收购粮食;相关企业也要自动停止对其贸易。

  此外,要想稳定住秋粮价格,必须解决粮食市场资金过于充裕的问题。“农发行应该在秋粮集中上市前,要求各大企业偿还去年的贷款,解决大企业囤积粮食问题。”马文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