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月饼一夜下架去向成谜 下架的月饼哪里去了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16: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上海9月15日电(记者周蕊)中秋节一过,原本在超市卖场里占据一大片货架的月饼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下架的月饼流向何处?过了保质期的月饼又是如何处理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月饼一夜下架 去向成谜

  记者走访上海多家超市发现,从离中秋还有一个礼拜开始,月饼厂家就已经打响促销大战,到中秋夜达到了顶峰:买一送一、买一送二,盒装月饼价格争相跳水。到了中秋节次日,原本占据一大片促销花车和货架的月饼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货架上的位置被酒类、保健品等国庆馈赠礼品取代。

  在乐购打浦桥店,记者看到,经过几天的疯狂促销,到中秋节次日,这里的月饼已“销声匿迹”,仅在打折花车上留有少量散装月饼。

  在场的促销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已是中秋节后,但像杏花楼之类的大品牌并不打折,“只有一些别的品牌可以打,我们昨天都卖完了,剩下一点肯定能卖掉。”记者看到,这家店里,只剩下3个杏花楼广式月饼和两小袋老大房苏式椒盐月饼,老大房月饼从原本的每公斤33.6元,打折到每公斤21.6元。

  在徐汇区的家乐福门店,记者看到,除了长期售卖月饼的摊位,其他盒装和散装月饼已全部下架。这里的理货员告诉记者:“今天早上厂家来人,把没卖完的都拿走了。”

  而在功德林的销售点,记者看到散装月饼仍在销售,仅该销售点库存就有上百个,月饼的保质期从9月底到10月底不等。销售人员表示,公司还有大量存货,前两年功德林月饼要持续销售到10月底,“每年不打折都能卖空,应该不存在处理存货的问题。”

  节后月饼三大去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秋节后的月饼和月饼券去向主要分四类。

  首先是超市、大卖场里没有卖掉的月饼。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超市、大卖场里的月饼生产厂商往往很难对销售进行预判,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比较严重。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包装占据月饼成本的比例非常高,因此不少企业事实上会回收利用月饼包装盒。“有时候,一盒600多元的月饼包装成本就达200多元,像实木等并不直接接触食品的精美外包装和一些没有用过的包装盒都会回收后明年再用。”上海市食品协会烘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克敏介绍,包装盒回收利用现象有所减少,出于保护企业品牌形象的考虑,不少企业现在会进行整体销毁。

  从事月饼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对于卖不完的月饼,企业首先考虑打折销售,余下的月饼再卖给专业回收月饼的商贩或自行集中处理。因为中秋节后月饼的保质期还有约一个月,没有卖完的月饼一般以每斤3元至5元的价格卖给专门收购月饼的厂家,这些商贩有时会将高价和受消费者欢迎的月饼以每斤1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到小卖部,直到过了保质期,月饼才会卖给饲料厂或直接销毁。

  第二类是酒店月饼以及有直营店的糕饼房、餐厅的月饼。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现代食品工作室高级工程师汪国钧指出,一般来讲,这些商家“以销定产”,基本上存货并不多,在5%左右,甚至有的可以做到0.1%以下。这些库存一般过了中秋或以优惠价销售给员工,或以福利的方式发给员工。

  第三,还有一部分月饼券。在上海徐家汇[15.26 -1.23% 研报]、南京路等繁华商圈,尽管中秋已过,但黄牛倒卖月饼券的兴致依然不减。虽然价格已从节前的7折跳水到5折,月饼券“回流”仍暗流涌动。

  月饼去向明明白白需监管给力

  虽然厂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下架月饼回炉可能性并不大,但消费者还是担心月饼是否会为不法商家利用,回流到餐桌。

  汪国钧认为,作为季节性产品,月饼出现存货是必然的,但企业内控水平和产品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企业应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更加信任产品,并提升管理水平,以销定产,减少浪费。

  高克敏建议,除了加大监管力度以及鼓励市民进行“啄木鸟”式食品安全举报外,还需要企业加强自身诚信建设。“企业自行申报月饼的存货,进行销毁,是商业诚信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

  汪国钧建议,对现在月饼“包装比馅贵”的现象,应出台更加明确的标准进行监管,从源头做起,以减少包装二次利用。他举例说,一盒月饼成本在20元,但包装却用了40元,为规避对月饼包装的相关规定,厂商可能将月饼价格定在200元,这样反而助长了月饼价格虚高。他建议,对月饼过度包装的规定,从现在的包装占售价的比例改成包装与月饼成本的比例进行监管,避免商家出现回收包装等不合理行为,也让月饼回归到消费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