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红周刊(博客,微博)》特约作者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国庆
关注长期轨道线的支撑
尽管上周央行释放1000亿元流动性,给人以稍微的宽松之感,本周对中小银行数百亿的正回购,导致投资者再度悲观。货币政策的反复,说明了当局的犹豫,市场的缩量下行,反映了投资者的忐忑。
目前上证指数依然运行在长期上升轨道内,但本周三一度击穿下轨,好在多方力量竭力护盘,指数又回到下轨线之上。这条轨道线对于投资者的心理支撑意义较大,勉力支撑是场内资金的共谋,一旦跌穿则会出现短期的心理失控。
欧债问题“剑悬头上”
这两天境外股市显然受到欧债危机运行状态的影响,而境内股市更看中央行的动向。由于全球五大央行准备对欧洲银行系统提供三个月贷款,以缓解欧洲的流动性危机,本周欧美股市出现大幅度的反弹,但是欧洲债务问题仍然看不到实质性解决的希望,市场随时可能发生逆转,我们依然需要百倍警惕。
从欧美各大经济体的主观愿望看,谁都不希望欧元崩溃,各国政府、央行使尽了浑身解数避免欧洲主权债务违约的发生,但是我感到希腊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正在日益增大。之所以这样判断,一个基本的依据是,目前各方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只是缓解短期的流动性不足,如何实现希腊的财务平衡,没有可行的方案。
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是:希腊有序破产,各方债权人承受巨额损失——在欧美各大银行出现巨亏时,央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让金融系统不至于崩盘就行;最为悲观的结果是,希腊倒债,多米诺效应导致欧元迅速崩溃,全球金融市场崩溃式下跌。
欧元的系统性缺陷早在设计之初各方都心知肚明——统一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彼此独立的政治体系扭曲地结合在一起。当初这个货币机制之所以能够建立,主要是存在一个基本的假设:欧洲的相对实力会不断上升,全球不会发生重大的金融危机,一切问题可以在高速发展中解决。2008年金融危机把这个假设彻底摧毁了,该机制的软肋也就暴露无遗了。
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实行同一个货币政策的各个省份,你在享受国家统一和贸易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救助弱势群体的义务,但是欧元区不行。20年里德国充分享受了货币统一(汇率优势)带来的贸易额和GDP的迅猛增长,但却不愿意承担(或不想过多)财政转移支付的义务,欧元区发展不平衡的软肋终于危机到了欧元机制的生存。
是否出现最后一跌要看境外动态
对于中国金融决策当局来讲,目前还是处于茫然状态,必须要反复折腾一两年才能理清思路。从系统性观察,我国的金融决策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型的平衡、适应系统,我们很难做出有预见性的、战略性的自主安排,基本策略是见招拆招,逐渐适应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因此,目前这段时期,股票市场恰当地反映了我国金融系统的本质特征,他的涨跌跟实体经济关系较小,与国际市场也不太同步,只是与金融管理当局的思路是否清晰、成熟有关。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市场近期走势不会太好,2437点本周侥幸没有跌穿,但下周未必还会这么幸运。股票值得买入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会不会出现最后一跌,则要看境外市场的动态以及金融管理当局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