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统计局解释CPI与市民感觉不一致:各人感受不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1日 07: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从随机电话访问到住户记账调查,“中国统计开放日”之际,部分市民受邀走进市统计局体验“数据源头之旅”。统计部门还解释了“CPI数据为什么与我的感受不一样?”的疑问。

  现场:电话访问当场遭拒

  昨天是“中国统计开放日”,市人大、政协部分代表委员,统计专家、学者和来自基层的统计工作者获邀参加“数据源头之旅”活动。大家现场观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访问内容是对本市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不过令人尴尬的是,随机访问被当作骚扰电话遭到了几次拒访。

  “这对我们来说是常事。”有关负责人说,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就某问题对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的市民,以问答形式随机进行电话访问,整个过程大约5至10分钟。这位负责人提醒,来电显示为12340或者83158888的电话是统计部门的电话访问,并非骚扰电话。

  释疑:各人对物价感受不一

  逐月走高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来越成为焦点话题,可CPI数据似乎总与市民的日常感受有差距。对此,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CPI是综合了8大类别的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数字;而普通市民印象深刻的一般是生活必需品中单个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再加上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都可能对CPI数据的感受有所不同。而且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在CPI总体中的重要程度)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而权数的确定是一个地方总体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和个人的消费结构可能很不一致。

  他还解释说,普通市民对前几天、上周或者上月的价格走势比较敏感,从统计学来讲这是“环比”;但CPI是就去年同期作比,是“同比”。而且统计数据是公布上月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也会与市民感受有一定距离。

  “CPI与市民感受不一致,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大家还不太了解CPI。”邢志宏表示,统计数据专业性较强,开放日正是向大众介绍CPI编制过程、对比口径、对比目标的途径之一。

  做法:重要商品5天查次价

  据介绍,本市CPI的采集方法是定人、定点、定时,直接对采价网点的代表规格品进行价格采集。调查人员随身携带数据采价器在市场上采价,当时采价即时报送,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调查价格时规定:同一规格品的价格必须同质可比,也就是说要选择品牌一样、型号一样的商品进行价格调查;如果没有同一型号的,就要考虑选择性能大体一致、同是国产或进口等等因素。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采集2-3次价格。(首席记者 姜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