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媒体报道,最近浙江温州接连出现几起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事件,引起各方关注。
在经济出现波动的敏感时期,温州商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视作重要的风向标。此次温州眼镜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由于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逃跑失踪等几起“跑路”事件,同样被众多专家作为“民间借贷疯狂乱相”的标本来解读,以此警示民间信贷潜藏的巨大风险。
温州早年依靠民营经济做实业起家,创造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近年来,传统的“温州模式”逐渐转型,温州商人被贴上了“炒”的标签。专家认为,温州民间涌动的巨量资本开始偏离实业,转而活跃在房地产、煤矿、金融衍生品等投资领域,这种倾向值得关注。
在今年信贷紧缩、流动性紧张等因素影响下,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市场变得疯狂起来,民间借贷风险也日益增大。在这一背景下,温州个别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再次提醒人们,需要高度重视民间借贷的风险。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温州老板“跑路”也提醒人们关注企业家精神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跑路”者欠下的不仅是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还给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
目前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主要责任在于企业决策不当。调研表明,企业只要踏踏实实做实业,资金虽然紧张,但不至于一下子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事”的企业不少是把精力大量投入房地产、买矿以及民间融资活动。投机现象盛行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缺失的一种表现。
退一步说,即便企业资金链断裂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抛下烂摊子不管,一走了之,也不应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所为。这一“跑”,不仅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也丢掉了企业家该有的担当和诚信,还有可能引发不良效应。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欠债“跑路”者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处和谴责。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家应该是社会信任体系的坚定维护者。面对困难,企业家本该展现足够的担当和努力克服困难的诚意来争取各方的谅解和支持,即便经过努力,企业最终仍然无法走出困境也可以通过申请破产等法律途径来解决。“跑路”的选择,在侵犯债权人利益同时损害了社会信任体系,也伤害了市场经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