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存钱成瘾”源于“青黄不接”的焦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1日 10: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高储蓄源于对饥荒的记忆”。(10月10日中国新闻网)

  首先,“中国人存钱成瘾”的说法过于夸张,不尽准确。改革发展之后的中国年轻人,相比于他们的祖辈父辈来,绝大多数人存钱的观念很淡薄。其次,“储蓄源于对饥荒的记忆”也不尽然,没人害怕会出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饥荒,因为有袁隆平的超级稻。

  中低收入者的存钱习惯是现实锤炼出来的,而非什么“饥荒记忆”的本能。基于对“青黄不接”的考量与焦虑,他们不得不千方百计、省吃俭用地往银行里存钱。所谓“青黄不接”,就是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是“责任”,即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房产的预算。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是“生存”,为抵御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自身大病的预防。中低收入者如果在“青黄不接”两大阶段出现“存款链”的断裂,不安全感将立马上窜,影响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

  尽管外媒称“中国人储蓄成瘾”只是盲人摸象,因为他们对中国国情只知晓个皮毛,但是围绕这一话题的议论却呼唤橄榄型社会的尽快建立。要看到,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及贫富分化正困扰着政府和全社会,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使底层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社会矛盾凸显,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大隐忧。如果能使处于中间阶层的中产阶级壮大,使得对立的贫富两极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排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将有助于舒缓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情绪以及破解由此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让民众“敢花钱”已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成为热点议题,并推动决策层建立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决心和信心。只有通过发展做大财富“蛋糕”,通过制度创新把 “蛋糕”分好,做好增强社会保障和减少民众支出的“加减法”,实现国富民强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消除中低收入群体“青黄不接”的焦虑。(梁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