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涉农贷款30%增长 财政补贴模式或存隐忧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5日 09: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向被银行视为高风险、低利润的“烫山芋”的涉农贷款,近年却正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据悉,涉农贷款的高增长,除银监会要求银行全年涉农贷款投放增速高于或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的要求之外,财政的增量奖励是其中一个重要推手。“涉农贷款利率空间有限,管理人力成本相对高,因此财政补贴成为各银行争相竞取的香馍馍。”一家城商行分行副行长透露。

  不过,这种模式下的涉农贷款增长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财政压力,也造成了银行的不良率上升隐患。

  增量

  2009年财政部出台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的措施,对上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上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比例给予奖励,同时如果上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不予奖励。伴随着此措施的实施,近两年来农村贷款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增幅。

  数据显示,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同比增长32.3%;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央行统计,今年上半年,农村贷款累计新增 1.26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8.2%。“预计今年涉农贷款的增速也将保持在百分之二三十。”据财政部一熟悉涉农贷款补贴政策的官员预估。

  与此同时,财政对涉农贷款的补贴力度也不小。如2009年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补贴资金2.19亿元,是其利润总额的1.2倍。因此,更多的县级以下农商行、农信社、村镇行寄望能纳入政策照顾范畴。

  辽宁省的葫芦岛连山农村商业银行是一家区级农商行。该行胡行长向记者表示,银行支农力度并不比县级金融机构小,但不能享受同等财政补贴,为此,他曾向葫芦岛财政局财政厅反应,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要求将试点扩展至县级以下区域。

  多家农商行、农信社向记者表达了涉农贷款财政补贴的必要性。而不少政府和银行在传达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时,也要求各金融机构千方百计发展涉农贷款,争取财政奖励。

  隐患

  事实上,这种财政补贴政策刺激下的高增长模式,并不如想象船顺利,有来自财政的压力,也有银行自身的隐患。

  近期,财政部金融司副处长阚晓西指出涉农贷款面临财政补贴支出压力,尤其是县域金融发展压力。

  他表示,地方配套财政支出的压力相当大,难以再承担支持县域金融发展的责任。这可以从目前实施的县域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得到验证,县级政府都欢迎这样的政策,都希望能够实现这项政策,但县级政府愿意按照政策要求给予配套奖励资金的很少。

  “财政补贴各级下放,甚至可能出现补贴资金被截留的现象。”上述城商行分行行长表示。

  其实,抛开财政补贴,农商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放贷主观意愿也并不强烈,因为涉农贷款风险高等老大难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上述城商行行长表示:“涉农贷款利率一般和银行贷款利率持平,略有浮动,贷款10个亿给一个大型企业,不需要太多管理,但是农民贷款面广,量小,却要支出相同的人力成本,承担管理的风险,资金利用率也不高,流动性不可控。”

  江苏一家农信社人士也向记者抱怨,涉农贷款贷款量小,统计户量却很大,农户无担保,维护成本高。“就我们来说,即便是2%的财政补贴难以弥补成本,难以消除银行对涉农贷款风险的担忧”他表示。

  更重要的是,追逐增速与对2%财政补贴的依赖背后,是不良率的隐忧,尤其是农信社等小金融机构。根据央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农信社涉农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1.53%,远高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率4.09%的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相对低,为2.47%,不过也逼近财经部规定的不良率超过3%不予补贴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