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董登新:地方发债试点分散了银行贷款风险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1日 1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1日讯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同时,财政部还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作为指导。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发表博文指出,此政策的推出,既是迫于中国银行业过度放贷压力及风险分散的需要,也是欧债危机引发大银行危机的警示。由于目前地方政府单一的融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其债务平台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银行风险。所以急需借助直接融资(面向社会发债)渠道,分散银行贷款过于集中的风险。

  风险收益介于国债与企业债

  “这一试点办法的公布,标志着地方政府债券首次名正义顺地在中国开始试点。此类债券类似于美国州政府发行的‘市政债券’。其风险与收益应该高于国债,但又低于企业债。因此,通过市场化发行及定价,可以有效分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减缓银行放贷压力。这对保全银行资产以及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大有益处。”董登新表示。

  地方政府单一的融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

  文章指出,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占79.01%。也就是说,银行变相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地方政府单一的融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虽然这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获得的许多贷款,但都是以国有土地或其它抵押品,而非地方政府的直接担保,由于土地的流动性差,而且房地产政策风险也很大,因此,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银行风险。为此,急需扩大地方政府的直接融资,分散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风险。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fb8a0102dw71.html

  作者介绍: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