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7月以来,A股已经经历了3个月的调整,截至10月21日收盘,沪、深指数3个月来的累积跌幅均超过17%。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经历了3个月的下跌之后,两市总市值排名前100位股票的总市值从16.6万亿缩水至14.9万亿,缩水规模约为10%;后100位股票的总市值则从1300亿缩水至1080亿,缩水规模达到17%,同期而言,大盘股相对“跑赢”了大盘。
记者发现,总市值排名靠前的多以大盘绩优蓝筹股为主,前100位的平均PE为21.26,而排名靠后的则充斥着各种ST、*ST等一些小盘题材股,后100位的平均PE为113.62。从总市值缩水的数值上来看,在下跌环境中,大盘蓝筹股要明显比小盘题材股更具有防御性。时至今日,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使投资者对反弹充满了期待,投资趋向性又该如何取舍?
“目前大盘蓝筹的估值明显占优,即便出现反弹行情,也应当基本面为主,业绩为王。”西南证券资深策略研究员张刚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值投资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好的业绩和基本面为这些大盘蓝筹的股价奠定了基础,因此即便是单边下跌的行情,它们依然体现出了很好的抗跌能力。如果反弹行情出现,那么由大盘蓝筹发起的概率是相当高的,但身为大盘股,运作起来需要更大量的资金,这对量能的要求会很高。持续推动难度较大,那么反弹掀起之后,一些绩优的小盘股和较好的题材股也会有所表现。
广州证券策略研究员赵巧敏则认为,市场表现不佳的时候,安全边际及业绩就成为了首要的考虑因素,大盘蓝筹多数估值较低,安全性较好。市场反弹的环境下,弹性较好的周期类股票以及中小市值的个股更有利于资金的推动,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最终的收益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市场涨跌交替的环境,使得大小盘风格转换在所难免,多方面因素决定了题材股与蓝筹股攻守不可兼得,唯有“顺势”才会“有为”。
记者 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