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肉羊是山东东营市盐窝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该镇拥有农业部确定的定点市场。不过,在盐窝镇,羊喂食瘦肉精并不是秘密。根据当地官网的消息,这里的羊肉销往北京、大连等十七省市。(10月26日《新京报》)
“瘦肉精”依然凶猛。一边是“肉羊第一镇”的美名,一边是使用“瘦肉精”成为“公开的秘密”。“瘦肉精”治理运动开展了一轮又一轮,“肉羊第一镇”再一次破坏了我们之前的期待。只是,很多人不明白,在“最严厉的治理下”,何以“瘦肉精”还如此猖獗?
就本案来说,记者能轻易调查揭出内幕,就证明违法手段并不高明。事实上,从开放式的禁药购买,到众所周知的“停药时间差”,以及用“羊托儿”应付检测,这都基本处于“原始级”,倒是“羊群回家”和“有人被抓,但没下文”,都让人对当地的监管心态和力度产生怀疑。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据透露,去年河北畜牧系统的干部前往盐窝考察,打算引进肉羊。但发现该地投喂瘦肉精而放弃。从外地同行考察,到记者的偶然调查,都能及时发现问题,这说明当地监管完全虚置,这或许才是盐窝镇“瘦肉精”禁而不绝的主要原因。
我很怀疑,这里面是否有某种执法故意,甚至“养鱼经济”的考量。在时下诚信体系不健全、食品渠头管理失灵的情况下,“瘦肉精”逐利不但是养殖户的通行做法,也得到某些地方监管层面的默许和纵容。这种情况下,监管就会以“摆设”和“形式”出现,看起来严密而苛刻,实际上完全无作为。那些所谓的检测,更多是一种例行公事,以及“履职尽责”的证明,用以对付舆论和外部监督,达到自保的目的。
“健美羊”有害无害无需争议,问题在于,如此庞大的产业集群,何以没有受到当地执法部门有效的整治和管理?当违法行为能为地方经济带来利好的时候,“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就会被理解成“只要不伤害本地人,一切都是可行的”。
如果再窥诸于广西传销的乱象,以及湖北假军服市场的通风报信的怪象,“肉羊第一镇”跟“‘蒸功夫’包子第一镇”何其相似。当地方经济利益成为第一考量的时候,不管是食品安全还是环境问题,都会为其让路。一些地方,为了保护所谓的重点企业,会给其授予一个“未经政府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检查”的保护牌,可见“发展重于一切”的思维无处不在。在“只要不伤害本地利益”的心态下,“瘦肉精”泛滥的盐窝镇,谁说没有一张植于心际的“保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