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金融研究》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指出,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风险等问题集中凸显,应考虑对宏观调控政策适当微调,避免“误伤中小企业”。
“为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行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到现在,其正面效应已有明显显现,比如CPI得到有效控制,但其负面效应也在显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认为,目前,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基本上都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我们国家施行的是比较紧的或者说是非常紧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中小企业较为严重的融资困难、民间借贷纠纷等问题。因此,应对当前紧缩政策的正反两方面效益进行综合权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紧一松搭配使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控制,财政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效果会更好”。
如何做到不“误伤”中小企业?专家指出关键是政府在政策设计时紧扣经济转型升级,将经济质量放在第一位,防止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不该倒闭的企业却倒闭了,也不能让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该关停并转的企业却“活”得很好。因此,在国务院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9条意见”出台后,各地应加紧制定细则,在专项资金、税收政策、信贷金额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扶持,尤其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