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欧元区应直面危机反思自己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09: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栋房子着火了,房客纷纷出逃,只有他们坚决果断地形成意愿和合力,迎难而上扑救火灾,才能使得左邻右舍也慷慨助阵,共渡难关。现在的欧元区,就需要证明其有更严肃的危机感和反思意识,有解决危机的共同的政治意愿、行动纲领以及付诸行动的明证。

  第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欧债危机很可能是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但G20本身不应成为以解决欧债危机为主要任务的多边论坛。G20不是G7(七国集团),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其必须将视野放在全球,着眼发展而不单纯是聚焦欧债和欧洲。

  第二,欧盟对G20也应该有更多的建设性参与。在G20创立之初,不少欧洲政治家曾以讽刺的口吻讨论G20的代表性问题。在次贷危机期间的G20峰会上,美国所提议的危机应对措施也未得到欧盟的积极反应。现在则到了欧盟重新审视其国际定位的时刻了。

  第三,欧盟自身应表达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的意愿和行动。到目前为止,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框架尚未浮现。以刚刚达成的协议而言,希腊国债减持方案得到了银行的认可,但能否得到希腊民众的认可?把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5600亿欧元的资金筹措从何而来?该框架即便奇迹般地得到有效落实,对欧债危机来说也只是止痛药而已。令人不安的是,欧盟内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之间,欧元区核心成员和拉丁欧洲成员之间,明显地缺乏共同的意愿和行动。

  第四,G20是个多边机制,其自身没有资金筹措机制。因此国际社会救助欧元区的行动方案,仍然需要美国、日本、金砖国家以及全球主要国家的协调和共识,中国不太可能在G20中独挑大梁。

  第五,欧元区对亚洲和中国的姿态需要适当修正。长期以来,亚洲试图接近欧洲,但都收效不彰。尽管中国在全球和区域合作中表现得低调而有韧性,但中欧之间始终经热政温,若即若离。目前欧元区和中国之间似乎尚未就欧债注资问题有实质性的合作框架,欧盟的政治家是这样表达其意见的,一种说法是,“作为有全球60%外汇储备的中国如果决定要投资欧洲,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另一种说法是,“作为全球国际收支顺差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注资欧元区,有利于其自身也有利于欧洲。”从上述说法中,我们看不出到底是中国还是欧元区处于麻烦之中,反而看到了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储备增长的质疑。

  第六,既然G20是具有代表性的,覆盖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那么对欧元区的救助,还是应在国际共识的基础之上的国际援助。中国不回避义务但也不应枉受高估。中国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占全球约10%,在IMF的份额略多于6%,在世界银行的份额不足5%。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欧元区金融稳定机制需筹措的5600亿欧元中的一半,需要通过IMF来筹集的话,猜测中国在不与美日和其他金砖国家协调的基础上,就能无条件出资数千亿欧元,可能也不适宜。

  欧债危机事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的确需要老迈的欧洲摆平心态,郑重地直面危机反思自己了。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热词:

  • 欧元区
  • 反思意识
  • 危机应对
  • IMF
  • 金融稳定
  • 欧盟
  • 北京师范大学
  • 贸易顺差
  • 扑救火灾
  • 七国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