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要用好、管好外汇储备,实现外汇资产的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应打破垄断,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汇应用途径。
11月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发布消息称: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中投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香港” )的职能逐步得到落实,高级管理人员已到位。当天,中投宣布聘任樊功生为中投香港总经理。至此,酝酿多时的中投业务分拆终于水落石出。
据悉,实施业务分拆后,中投香港业务范围将涉及公开市场股票投资、公开市场债券投资、非公开市场投资和经济研究等方面。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成立于2007年的中投注册资本2000亿美元,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购买央行外汇储备筹集。截至2010年底,中投资产规模已达4100亿美元。
即便是这样一个“大家伙”,“弹药”也是非常有限,早在今年1月,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就透露,中投的资金已差不多全部投出,亟待进一步增加运营所需的外汇资金。前几天,中投正式与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商苏伊士环能集团签下一笔23亿欧元的大单。该项交易将于2011年底最终确定。此次交易可能是中投通过资产组合再平衡后的第一笔大型投资项目,也是今年中投在其官方网站披露的唯一一笔投资。
一段时期以来,海外媒体热衷于给中国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储贴上“财大气粗”的标签。也正是因此,中投自成立以来,这家专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中国国有独资公司就令全球瞩目。其间,中投开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许多业务,同时也遭遇了许多诟病。如中投对黑石股票和摩根士丹利强制转股债券的投资,都曾造成巨亏。细心研究中投的投资轨迹不难发现,中投的胃口很大,涵盖许多领域,从华尔街到好莱坞,从国外到国内(主要是香港),中投都想涉足,但是到目前为止,应该说,还没有找到一种真正安全可靠、效益可观的投资模式。
根据中投此前对外发布的报告,其三年来累计年化收益率仅为6.4%。如果剔除外汇资金使用的国债利息成本及合并到财务报表中的国内收益,中投的海外投资业绩可能会不太好看。
中投海外投资暴露的问题还包括外汇资金的回流。譬如,中投2009年与澳大利亚一家地产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最近该集团雄心勃勃地宣布,未来几年将把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额度从目前的几十亿元增加到数百亿元。这种外汇资金回流与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的结果可能没有太大的区别,趋势值得关注。
显然,摆在中投面前的并不只是单纯亟待注资问题,为了投资海外市场时不被绑住手脚,同时也是为重新明确自身定位,中投分拆,即将旗下汇金公司剥离出来,实现中投、汇金的分立只是时间问题。中投香港浮出表明中投业务分拆已经正式破题。
笔者认为,中国要用好、管好外汇储备,实现外汇资产的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不能完全押宝于中投身上,而是应该打破垄断,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汇应用途径,多成立几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让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尽可能地从民间渠道“走出去”,获取最大化的收益。(记者 周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