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陈宁远:成品油定价权比进口权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评论员 陈宁远

  据新华社“新闻纵横”报道,近几年来,每到秋冬之际,基本都出现过批零倒挂导致的“柴油荒”。这种“柴油荒”的成因有点蹊跷。因为你说市场缺油吧,柴油荒了,汽油却不那么荒;你说市场不缺油,是两桶油垄断造成的,可是两桶油却有鼻子有眼地指责一些民营加油站对柴油搞囤积居奇。11月7日新华网就报道了成品油流通环节有诸多人在投机。

  也许市场现实始终就是如此。只要资源稀缺,就会有投机者;而只要有对稀缺资源的价格管制,就会加大供应短缺,甚至会产生黑市上价格高昂的稀缺资源却充分供应的情况。但柴油稀缺吗?根本就不是,国内生产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国际市场有的是。两桶油等有资格从国外进口成品油的巨无霸,完全可以从国外买柴油来供应国内的市场。

  南京的一位民营油企的老总为11月7日出版的《中华经济时报》算了笔账,依据11月6日新加坡等国际三地成品油期货的平均价格每桶约120美元计算,按照1美元兑换6.4元人民币的汇率,再加上关税、消费税以及300元等杂费,到国内口岸的最终价格为7313元,比国内现在的8700元成品油价还低1300多元。放着这样的差价两桶油居然不去赚,它们是怎么想的还真不好理解了。更无法接受的是,能够看到市场商机的民营油企,却因为石油进口权的原因根本做不了这个买卖。一个不去做,一个做不了,柴油就荒了起来。

  在这样的纠结之中,呼吁对民企放开石油进口权的想法当然就顺理成章了。但实际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如何进行新一轮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但这目前只有一个年底就会来的传说。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在“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通气会上就透露,年内将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而据《第一财经日报》6月10日的报道,讨论中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新方案,有一个政府将向三大石油公司下放定价权的内容,其前提为国际原油价格在130美元/桶以下时。

  说实话,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实在难以恭维。不仅消费者抱怨,即便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在抱怨,说中国成品油价格实在太低,造成了它们炼制业务产生了巨亏。2011年第三季度报表显示,中石油炼油业务前9个月亏了415亿元,中石化亏了246.10亿元。如此情况下,它们当然希望成品油价格的审批制转成由自己按照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调价机制。从成品油商业经营的角度看,这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一旦石油企业自主定价了,如何照顾到消费者的利益呢?

  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130美元/桶的约束条件下,国际原油涨价,中国就必须涨成品油价格的后果,这看上去符合成本上涨价格应该上升的一般市场逻辑。但这个约束条件忘记了130美元/桶的价格是国际原油历史性的高位的价格,离150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价只有12%的幅度。在2010年6月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国际原油的价格从来没有到过130美元/桶的价位,大部分时候甚至在90美元以下。这几乎意味着新的企业自主的定价机制,为石油企业预留了50%的上升空间。

  而且这个约束条件最为疏漏的是,忘了成品油的生产和销售是一连串的事儿,销售价格不能简单计算。否则以成本上升导致终端价格上涨为假设前提,会让消费者单独承担成本负担。在中国,石油行业基本是三家央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控制的,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巨无霸。它有零售的加油站,也有生产成品油的炼厂,在国内、国外更有油田。若是成品油的生产和销售根据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而上涨了,那么它们油田的油,因此上涨而录得的高溢价,该如何面对呢?在未征收资源上涨的暴利税情况下(11月1日刚从从量计税改为从价计税),根据一项业务亏损予以授权,并预留高达50%的利润上升空间,极易助长垄断企业以垄断能力盈利。

  (作者系上海财经观察人士)

热词:

  • 成品油定价
  • 成品油价格
  • 中石化
  • 中石油
  • 柴油荒
  • 原油价格
  • 约束条件
  • 上升空间
  • 定价权
  • 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