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成品油定价应坚持市场化取向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8日 10: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柴油荒面前,两大石化巨头再遭民营油企炮轰,矛头直指其垄断地位。不过,无论如何炮轰,中石油中石化的市场老大地位恐怕一时也是难以撼动。较之于破除垄断,通过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缓解柴油荒,似乎显得更靠谱一些。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轮廓渐清。据报道,在已上报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方案中,除明确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及调整挂靠油种外,另一项改变是,当国际油价在一定价格区间内波动时,有关部门将不再就每次调价下发通知,而是由三大石油公司按新机制自动对应调整价格。

  “三桶油”按新机制自动对应调整价格,是否意味着成品油定价权下放?非也。因为下放的并非定价权,充其量也就是成品油调整的发布权。“三桶油”在调整油价时仍须依照公式而定,并非自由且自主。唯一的变化就在于,发改委不再独享成品油定价公式,而是与“三桶油”共同掌握。

  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肇始于2008年12月,不过,直到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才正式出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公布成品油调价公式。运行至今,调价周期过长、机制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逐渐暴露,期间,发改委多次表态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择机推出,但其“试行”的帽子终未摘去。

  在近三年时间里,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计调整16次,并不算多,其中10次涨价,6次降价。不过,每次调价之时,无论是涨或者是跌,来自舆论的斥责之声均滚滚而来。这或许是发改委决心下放发布权的初衷之所在,即,自己退居幕后,把“三桶油”推到前台。

  即便成品油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调价频率加快且挂靠油种调整,成品油价格仍不改政府定价之本色,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仍是间接和有条件的,距离油价市场化依然遥远。也就是说,发改委始终是油价调整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难以置身事外。因此,这次油价调整发布权的改革充其量是形式上的改革。

  事实上,随着成品油调价频率的加快,市场上的不满之声有可能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一方面,与国际油价越是接轨,就越是意味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将更为频繁地传导至国内,而国际油价长期趋势是往上走的;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未能得到严格地执行,这一情况有可能在定价机制完善之后得到延续,这也将授人以柄。

  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可以看作是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小小进步,但仍未从根本上理顺成品油价格,我们没有必要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推出抱以太高的期望。不客气地说,在油价完全市场化之前,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因为市场垄断和价格管制这两大顽疾犹在。

  最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没有所谓的定价机制,就是完全市场化,随行就市。其题中应有之义是破除垄断,成品油市场形成多个竞争主体,让市场决定成品油价格。距离这一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词:

  • 成品油定价
  • 成品油价格
  • 定价机制
  • 成品油市场
  • 调价
  • 三桶油
  • 试行
  • 油价调整
  •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 油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