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凡事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读书时,学校的老师告诉我说,观点争论归争论,不能骂人。但是,孔庆东先生却动粗大骂记者及其所在的杂志,并且在微博上公开炫耀似地晾晒,这让我有些困惑,因为孔先生是北大的老师。如此看来,老师们的话也会有矛盾,连“骂人”这个行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房价下跌,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说,“如果房价在北京、上海、广州出现10%下降的话,一定会带来比房价上涨30%还大的社会问题,刚买房的年轻人一定会抱怨。”
结论若是定量,就容易引起争议。11月12日,北京市房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4083元,比去年全年均价下降了764元,比去年全年水平低5.1%。由于降价潮刚启动,有理由相信,到今年底,这个均价还会更低。根据“京沪穗未来两三年房价跌幅不能超过10%”的论断,留给明年的空间是,跌幅不能超过5%,否则就会出现社会问题,2013年若继续下跌情况就更糟了。
龙湖、绿地等房企售楼处被砸已经印证了,买房人“不高兴”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抱怨,而且还动了手。当然,不高兴的,不限于年轻人。房价若继续下跌,不高兴的人数,将会庞大得令人吃惊。
去年10月4日,由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在沪发布的《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3平方米,自有住房拥有率至2008年已达87.8%。近三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更高。
我以阴暗的小农心理揣测,有房的人,总是乐于看到自己的房子升值,而房价下跌,其拥有的房产在数字上便体现为缩水。根据李稻葵教授的观点以及买房人砸售楼处的表现,全国城镇87.8%以上的家庭是不高兴的。至于87.8%的家庭有多少人,各位可以算算,反正是绝大多数。
我们都看到了前些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表态,“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但如果一个国家政策执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不高兴,这个政策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绝大多数人不高兴”是个夸张的说法,而且,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人民的觉悟。按照政治正确的规则,即使不高兴,也不能表现出来,恰恰相反,公开发言、写文章时,要表示赞成。对打砸售楼处的行为,要谴责。
拥有住房的人,有些社会学家称之为有产阶级。房价下跌对无产者有利,假如能让无产者买上房,我们应该高兴应该祝贺才对,你都是有产阶级了,自己资产缩点水,至多只是心里痛一下而已。所以,对房地产调控我们应该拥护,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有产阶级的阵营来。
反过来,假如绝大多数人都将运用其不高兴,来阻止房地产调控,以至于使调控半途而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必然是房价大幅上涨。这样,大家的房产都会急剧升值,全民欢乐。可是,脱离房产本身的真实价值而表现的价格暴涨,经济学家称之为泡沫,而泡沫,如果不主动去挤,去消减,总有破裂的一天,结果是大家的利益都受损。所以,理性的经济人都愿意忍受暂时的不高兴,而换取长远的稳定。
事物的多面性,是利益多元化的复杂体现。对房地产调控的决策者来说,明知绝大多数人(暂时)不高兴,也要坚决推进,就需要勇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持房地产调控是多么不容易。
写到这里,我发现有点像新华社评论的味道。但是,据说有篇新华社评论文章,也遭到孔庆东先生的严厉批评,称其是为汉奸说话(孔先生称被骂的对象是汉奸)。我惴惴地想,这篇文字会不会也被贴上某个标签?(李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