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温州的民营书店步入微利时代: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
2008年至2010年,全市书店从915家递减到818家
夜晚的市区学院路,交织的人流在国子书社门前穿梭而过,没有作片刻停留。记者看了看手表,晚上8点了,在来到国子书社的一个小时里,还没看到一个人踏进店门。
终于有一个年轻人迈了进来,径直来到书店老板贺京墨(化名)面前,轻轻叮咛了一句,“明天记得把钱打到我卡里,不要忘了。”贺京墨嘴边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又要打6000多元的书款,可书还没卖出几本呢。”
国子书社的苦苦支撑,正是如今一批民营书店的现实写照。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两年,全市书店总数从915家递减到818家,两年关停97家。而不久前,国内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也宣布北京门店停业。民营书店的前景,此刻蒙上了更加浓重的阴影。
一批老书店没能挨过“寒冬”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民营书店的“黄金时代”。市区公园路、府前街、学院路,每条路上都有书店的身影,这座城市也飘荡着书香。从小喜欢看书的贺京墨,去得最多的书店便是学院路的国子书社。那时,书店里摩肩接踵的情景,让他对这个行业的前途信心十足。
2003年,贺京墨接手国子书社。而那时开始,整个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网络书店一个接一个出现,年轻人又开始注重电子阅读,实体书店失去了当初的活力。”贺京墨叹息道。
市文广局的一份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两年,全市书店总数从915家递减到818家,两年关停97家。如果扣除报刊亭、售书的便利店,目前,市区书店则只剩下102家。乐华书店、东南书店、北山书店、韶华书店,这些陪伴不少书友成长的老书店,都迎来了关门停业的命运。
今年,国内实体书店又出现了一轮倒闭潮。4月,全国最大独立书店上海季风书店关闭了4家门店。7月,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风入松”书店停业。10月底,厦门光合作用北京店宣告停业。
打价格战,民营书店玩不起
“光合作用都倒了,你国子书社还hold住吗?”收到了朋友这样一条短信,贺京墨无奈地摇摇头,“如果网络书商的价格战继续打下去,我们就真的坚持不住了。”
就在光合作用倒下不久,苏宁旗下购物网站“苏宁易购”的图书频道正式上线,“72小时0元售书,买多少送多少!”同时,当当网用户也收到了“12年店庆”的促销短信:买100返200。对于消费者而言,低价的吸引力自然不小。
在一家书店内,记者看到顾客黄小姐一边翻书,一边用手机在卓越网上订购了《乔布斯传》。“书店原价68元,卓越网七折,我当然要买便宜的。”黄小姐表示。
“这样的折扣,有时比我们的进价还要低。”贺京墨指出,全国代理的书商从出版社拿到的图书折扣在5-6折左右,省级代理是6.5折,到了他这里,进价通常在7折左右。“如果也像网上那样动辄打出五六折的优惠,不出一个月我们就得关门。”
“大型网商能低价卖书甚至打价格战,靠的是其背后雄厚的资本实力,不计成本以低折扣来圈人气,这点我们比不了。”蓝登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峰表示,近年来,在网商的价格打压下,蓝登书店的客流明显下滑。
微利时代,开书店靠兴趣支撑
三个月前,记者来到民航路蜗牛沙发,店老板徐先生在聊天中透露,尽管是今年4月才接手,但如今他已有转手的想法。“开这家书吧靠的是爱好,从没赚过钱,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上周,记者再次来到蜗牛沙发,这里已换了新主人——两个80后年轻人。“靠书吧赚钱不太现实,我接手过来,也只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希望和爱读书的朋友有一个相会的场所,只要不亏本就行。”“第四代”老板贾先生表示。
在市区朔门街,老白书屋负责人夏映荷称,自己店内一天的营业额,好的时候五六百元,但一般就只有二百元左右。这样的营业额,书店肯定是亏的。
“算一下,你就知道开书店有多困难了。”贺京墨以自己的书店一个月的开销为例,其中,店面租金2500元,员工工资至少1500元,税费600元,水电费400元,零零总总最低的成本至少5000元。他介绍,由于一本书的毛利通常在10%左右,因此,店里一个月的图书销售额必须达到5万元才能保本。“平均下来,一天的销售额要1666元,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卖近百本书。但你也看到了,一晚上一个进来看书的客人都没有,靠卖书赚钱根本不可能。”
为了缩减成本,2006年,贺京墨把国子书社从飞霞南路搬回学院路,店面也只剩下20来个平方米。现在,他又辞去店里唯一的一个服务员,靠书友帮忙轮番看店。
贺京墨称,坚持开书店至今无非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与利益无关。但在现实的打压下,这份坚持已变得很脆弱了。
“转型”中的坚持与选择
更多的书店,选择了“转型”求生。
“只有理想和情怀是不够的,即便是国子,也兼做‘茶叶’生意。”对国子来说,茶叶、茶具也许不仅仅是贴补的作用,更是一种生存的必需。
再如蜗牛沙发,曾经的老板多年坚守,做着人文书店的梦,但现在也基本上把书吧改造成了茶室来维持书店生存。“我们设置了25元的最低消费,现在打造成一个休闲聊天的地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至于江滨路的左右书坊,在更多人眼里,这里更像是一个咖啡吧。
不仅是中小型书店,大型书店也在主动求变。今年9月,蓝登图书有限公司在飞霞南路原蓝登书店二楼开出了面积800平方米的蓝登电玩城。温州书城,这两年更是引进了服饰、IT等,其副业经营项目已经达到10多个。
尽管规模不一,兼营方向不同,但采访中,这些书店老板都向记者表达了共同的愿望——把图书作为主业继续经营好。
“书的主要地位绝对不会被替代掉,我们依然会定时进一批新书。”贾先生表示,在蜗牛沙发,书是来这里的朋友开展聚会活动的主要依托。
曾经,一位朋友建议国子书社不要卖书,改卖烤香肠、地瓜、关东煮。附近三所学校,学生来来往往的,生意肯定不会差。但贺京墨坚决回绝,“我要卖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就算卖书亏本,也不会妥协。”
温州市书刊行业协会会长胡振霖表示,传统书店不会消失,实体书店提供了网络书店难以提供的东西——安静的氛围、与书友轻声的问候,还有隔架上满满的书。经营好书店的关键在于挖掘好书店的附加值。
他山之石
凡到过台湾的游客,都会对这里的诚品书店留下深刻印象。目前,“诚品”在全台湾拥有39家分店,年营业额20亿元新台币,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副董事长吴旻洁对媒体表示,诚品就是做旗舰店,发展规模效益。在图书经营上实行“实虚整合”,以实体为主,读者可以一边在书店里挑书,一边对看好的书通过手机下订单,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同时,拓展多元化经营,举办各类沙龙活动,把书店变成多元化的、有特色的文化生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