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豆制品生产存隐患
应尽快出台监管办法
“目前,我市有豆制品加工企业39家,个体户919家。其中有生产许可证的发酵性豆制品加工企业12家,非发酵性豆制品加工企业6家。”今年市政协外事委专门就我市豆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深入到小作坊作了一项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结果发现我市获证企业豆制品质量安全良好,但在豆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大量的无证个体户、加工单位仍存在安全隐患。
问题:
无证小作坊监管存盲区
在市民的“菜篮子”中,豆制品可谓是“家常菜”。而根据外事委的调查,我市豆制品的生产隐患主要是加工单位分布广、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小作坊多。一些分布在城乡接合部的豆制品小企业和个体户,缺乏质量安全专门培训,生产行为不规范。
外事委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有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少,且市场占有率低,无法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比如,我市有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豆腐、干豆腐和豆腐脑等非发酵性豆制品企业6家,但只有1家正常生产豆制品,其市场的占有率仅约20%。同时,我市对无证小作坊的监管又存在盲区,暂无豆制品监管办法或生产监管规定。
建议:
尽快出台豆制品监管办法
记者了解到,外事委准备在明年1月4日召开的政协会上将此调研建议提交为提案,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并出台我市豆制品管理规定,明确谁监管,怎么监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豆制品生产的办法。
另外,建议出台豆制品市场准入规范,达不到生产质量要求的小作坊、小企业,就不能允许进入市场。同时,没经过培训的豆制品加工从业人员,不应允许其上岗。
外事委还建议,将豆制品也纳入到“菜篮子工程”,鼓励豆制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市场机制淘汰工艺落后、生产条件差、无质量安全保证的豆制品作坊。相关部门可定期发布豆制品质量检测信息,建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监督、行业自律保证豆腐、豆芽的生产安全。
(文章来源: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