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印花税猛于虎 近4年抽走2400多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17: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投资快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证券交易是一条长长的食物链,从上游的企业包装上市,到下游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参与股票买卖,其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资金流入流出环节。而从证券食物链上游的各种套现需求以及整体资金流动的方向上看,二级市场无疑是各种资金流出的集大成者。这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一项不得不提的资金流出渠道。与券商佣金一样,只要证券交易在发生,印花税造成的资金流出就一刻不会停止。《投资快报》统计的官方发布的细项税收数据显示,2006年以后,证券交易印花税金额日渐膨胀,从此前仅为数十亿元的规模跃升至数百亿元乃至接近两千亿元的数量级。尽管该数据在各个年度之间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上下波动,但毋庸置疑的是,每年从二级市场流出的证券印花税,足以充当若干个“中国水电”级别的大型IPO.在存量资金日渐枯竭的熊市之中,印花税对资金面的分流作用可谓“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对多空力量的均衡构成重要影响。

  证券交易印花税探源

  证券交易印花税, 系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对买卖双方同时计征。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历史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经过多次调整,目前A股基本印花税率为0.1%且单向征收,基金和债券不征收印花税。需要指出,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基是A股和B股的交易总金额。

  历史上看,印花税政策被多次用于对中国股市实施调控的政策手段。当股市成交低迷,点位很低,投资者信心不振之时,管理层往往倾向于调低印花税,以稳定市场信心。而在市场出现“非理性”上涨,点位处于较高水平之时,政策制定者又倾向于提升印花税税率,“警示”投机风险。总体而言,印花税税率的高低,在中国证券市场具有相当明显的政策意图,所谓“政策市”,印花税政策当属其中之典型代表。

  2008年至今印花税抽走2404亿

  来自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额为65.3亿元。当时,A股市场处于一轮大熊市的末期,成交极为清淡,而出于“救市”的目的考虑,印花税税率也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2006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额为179.46亿元,与之相伴随的,是人民币升值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市场信心的逐渐回暖,以及证券交易量的重新活跃。

  2007年,A股新一轮牛市进入巅峰阶段,监管层开始担忧股市的泡沫问题,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和言论以期为证券市场“降温”,但均不奏效。2007年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决定从即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上述事件引发A股市场剧烈震荡,民间戏称其为“半夜鸡叫”.

  由于成交量持续攀升,再加上印花税税率的大幅调升,2007年国家总共征收的证券交易印花税金额成为一个此后再也无法企及的天文数字--1945.15亿元。

  2008年,A股步入熊市,但成交量仍相对活跃,全年共计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979.16亿元。当时,出于稳定市场考虑,印花税税率被两度调降(当年4月,税率由3‰下调至1‰;当年9月,改为对证券出让实施单边征收,买入不再征收)。

  2009年,市场出现复苏,交易也明显活跃,但印花税税率没有再发生变动。该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收额为510.47亿元。2010年,市场环境不佳,但仍然征收证券印花税544.17亿元。

  2011前三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平稳增长,完成收入370.95亿元,同比增长2.4%.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0.5%.财政部分析指出,证券交易印花税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平稳增长,1-8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金额同比增长6.4%,二是上年同期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基数较小。

  上述数据显示,近6年来,证券交易印花税从中国股市二级市场总计抽走超过4500亿元的存量资金。而而近四年,即2008年至今年三季度则合计抽走2404.75亿元。

  印花税对资金的分流作用及累积效应明显

  上文的数据显示,尽管每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额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总体来看,最近若干年从二级市场流出的印花税金额均在数百亿元,这样的资金规模已经相当于若干个“中国水电”级别的大盘股IPO.

  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相对于印花税而言,IPO对证券市场存量资金的分流效果是间接的,毕竟参与IPO申购的资金不少是专门打新股的低风险偏好资金。但印花税则不同,被印花税“黑洞”吸走的资金绝大多数是交易活跃的存量资金,而这些资金流出之后,将不可能再重新回到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印花税对股市资金的分流作用,是直接而且持久的。如果用静态的思维来考虑,在没有场外增量资金入市的情况下,场内交易的存量资金终有一天会被“吸干”.也就是说,印花税流出对二级市场会带来明显的“累积效用”,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际趋势:低印花税是主流

  税收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建设当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各国的证券交易税收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交易税收政策,最终塑造出不同的市场运行态势及证券投资文化。

  比如美国的证券税收制度不是一个孤立的考虑,而是基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系统工程。资料显示,美国于1914~1966年之间开征过税率不高的股票交易税,其曾对一级市场的股票发行征收0.1%的联邦税,对二级市场交易征收0.04%的转让税。此后美国大幅降低股票交易税,股票在一级市场发行时联邦政府征收0.028%的交易税,对二级市场只保留了0.0033%的交易费,用于支付证交所的交易费用。此外,美国对证券交易所得征收资本利得税,也就是说,赚了钱并卖出变现后才被征税,亏钱者以及长期持股不卖者不用交税。

  上述税收政策之下,短线频繁买卖的交易活动与长期持股减少买卖行为之间在长期内将呈现出巨大的税收差距。长期持股能够起到相当显着的避税效果,而短线交易从长期看将很不经济。有很多投资者心中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以及机构投资者热衷长期投资,而在中国国内的土壤之下大家却倾向于频繁交易?究其原因,不能不说税收制度及其产生的行为引导作用在发挥着相当关键的影响。

  再看中国香港股市,0.1%的印花税税率与内地目前的水平相差不大,但历史上,香港证券及税收监管部门极少用印花税作为调节二级市场凉热的行政手段,而主要将其视作提供交易服务的一项成本或费用。

  世界各地股市的印花税政策千差万别,但从成熟的,运作良好的证券市场来看,实施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以及不把印花税政策作为调节股市波动的行政手段,是其具备的共同特征。

  税收配套制度建设及低印花税税率急待稳定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寻根究底,投资者想要搞明白的,恐怕主要还是“中国股市为何总是扶不起的阿斗”.我们认为,涵盖个人所得在内的一系列税收制度急需完善。而印花税政策,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印花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以及国外经验表明,我们过去的高印花税税率以及把印花税政策频繁用于指数点位调节的做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一,以印花税为主要调节手段的证券税收制度不利于产生良性的行为引导作用,长期持股与短期持股在税收上没有任何差别对待,短线投机反而显现出进出灵活的优势,这不利于培养基于基本面的良性投资文化。其二,长此以往,将会分流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产生严重的负面累积效应。我们认为,作为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明确的法律条文形式将印花税税率稳定在较低水平,避免朝令夕改,避免频繁调整印花税税率,进而实现二级市场投资人对未来股市政策的稳定预期,这已经到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的紧要关头。

  2008年以来历年证券交易印花税

  年度 印花税额(亿元)

  2008 979.16

  2009 510.47

  2010 544.17

  2011前三季度 370.95

  合计 2404.75

 

热词:

  • 印花税税率
  • 证券交易印花税
  • 券商佣金
  • 存量资金
  • 股市政策
  • 二级市场
  • 短线交易
  • 资金面
  • 证券市场
  • 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