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波澜起伏,暗礁险滩重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产业空心化与失业问题相伴,“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起云涌。欧债危机击中欧洲软肋,一扫《里斯本条约》之后的乐观,给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增加变数。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总体放缓,控通胀与保增长成为政策两难。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凸显全球供应链弊端,有可能引发国际生产网络调整。
萧条之际正是疗伤之时。大事背后,隐藏着世界经济的大势,即将走过的2011年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警示。(《半月谈》2011年第24期)
美国:产业空心化与就业难相生相伴
美国经济列车今年渐行渐快。前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0.4%、1.3%、2.0%。截至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但是,就业难题仍然困扰着美国。美国失业率已连续34个月高于8%。就业难题的背后,是美国畸形的产业结构。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尤其是高度“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导致泡沫膨胀、破裂。
美国外交学会资深研究员爱德华 奥尔登认为,过去10年间,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就业岗位减少约300万个,但在海外的就业岗位增加约400万个。在“产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就业机会的创造成为结构性难题。
一方面,“产业空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资本逐利本质的结果。资本可以全球流动,寻找最好的盈利机会,但是劳动力却没有实现全球化。以此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使美国资本在世界经济良性运转时可以赚取世界的“血汗钱”;反之,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之时,美国资本难免遭遇打击,美国民众也随之遭殃。
另一方面,“产业空心化”与一国的经济决策和制度设计存在莫大的关系。引发此轮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围绕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利益链条息息相关,其背后正是美国政府多年来扭曲的政策。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促使美国反思过度依赖金融业、“债务驱动”和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重视发展实业,推动出口。和美国类似,日本也在考虑设立政府企业圆桌会议以促进日企在国内投资,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轨迹比较明显: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1.6%降低到8.9%。美国当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失业率过高、财政赤字过大、低收入阶层和部分中产阶级对现状不满等,都与制造业衰退有直接关系。
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唇齿相依。服务业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制造业,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保障。如果政府政策短视或者对制造业衰退视而不见,损害的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和工人,服务业也会因缺失服务对象而遭受打击。因此,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经济结构发生怎样变化,国民收入有多大提高,都不能忽视制造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