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食品安全老问题屡禁不绝 监管被动致企业有恃无恐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2日 16: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过去一年,在食品安全焦虑下,乳制品市场乱象可谓一大“敏感词”;而假冒绿色猪肉、甲醛缓释剂季铵盐、金黄色葡萄球菌、瘦肉精、地沟油等,也让消费者为了吃得放心而频频“被科普”。

  新的一年,要打好百姓保“胃”战,需要企业诚信建设,也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监管被动局面,建设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老问题屡禁不绝折射民生之痛

  岁末年初本应是乳品促销的旺季,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却“不约而同”提价了。从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之后,乳制品市场一直都不平静。经历了雅培“甲虫门”、美赞臣“细菌门”和明治“召回门”等质量问题事件的2011年里,知名洋奶粉上演价格“一年四级跳”,令消费者感叹乳制品市场的脆弱。

  除了“不约而同”涨价,瘦肉精、地沟油也是2011年里再度热火的食品安全“老”话题。

  “七八个大盖帽管不好一头猪”,瘦肉精问题点燃了去年年初的一把食品安全之火。3月份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农业部会同8个相关部门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公安部统计显示,侦破制售“瘦肉精”犯罪案件150余起,查清非法生产厂家12家,查实涉案“瘦肉精”饲料2.4万余吨。

  对中国百姓而言,地沟油也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在过去一年,多部门针对地沟油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查处力度空前。从9月初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地沟油”会战。3个多月,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查实涉案油品6万多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制售“地沟油”犯罪网络60个。

  新问题新名词展现食品安全之变

  过去一年里,食品安全的“新”动向中,消费者“被科普”的新名词不可不提:假冒绿色猪肉、甲醛缓释剂季铵盐、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曾经距离消费者很远的科学术语,借助食品安全事件开始为人所熟知。

  2011一开年就因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等欺诈行为,被国家发改委处以重罚的跨国零售巨子沃尔玛,下半年再次陷入欺诈事件。这一次,中国消费者认识了一个新名词--“假冒绿色猪肉”。10月9日,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等违法行为,重庆工商部门依法对涉案门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269万元,从即日起实施15天的停业整顿。

  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去年11月1日宣布,部分强生婴儿洗发水含有可致癌的二恶烷及释放出微量甲醛的季铵盐-15,并号召消费者抵制强生婴儿洗发水,直至这些产品不再含有害化学物质。甲醛缓释剂季铵盐-15这一成分由此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尽管专家表示季铵盐-15浓度不超过0.2%时,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强生“疑似致癌”事件仍使消费者对婴幼儿产品标准滞后、成分难明的现状感到不满。美国强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韦尔登随后表示,在今后两年内强生婴儿产品将逐步放弃使用会释放甲醛的季铵盐-15。

  2011年年末,在“思念”和“三全”陷入细菌超标的丑闻之后,另一家知名冷冻食品品牌“湾仔码头”也跟着陷入愈演愈烈的“细菌门”,为中国消费者科普了新名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上海质监部门11月19日通报,“湾仔码头”生产方对云吞被南京市工商局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实进行确认,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抽样送检。

  食品安全监管给力 体系化建设是关键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后,“监管被动化”是部分企业有恃无恐“钻空子”的重要原因。在媒体报道在先、执法介入在后的局面下,双汇等这种长期漠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大有无痛复出的态势,监管主动性之缺失令人震惊。

  就如中经网网友在论坛上所说的那样,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得益于政府各部门的严格监管。2012年,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为百姓打造绿色菜篮子。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连续被爆出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对部分食品产业的信心、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能力的信心正不断受到冲击,引发了“食品安全焦虑”。他建议,监管部门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整治模式,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封堵漏洞,而不是被动地“亡羊补牢”。

  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

  专家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监管体系,才能真正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新华社记者 周蕊)

热词:

  • 瘦肉精
  • 食品安全监管
  • 地沟油
  • 体系化建设
  • 微量甲醛
  • 被动化
  • 食品安全问题
  • 企业责任
  • 季铵盐
  • 监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