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费雪:国进民退之争凸显改革焦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1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广州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经济的动力仍旧在民间,讨论如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或许比简单否定国进民退更有价值。

  近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一言激起千层浪,他表示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并且表示“谁资源配置效率高就该支持谁,而不该问是国有还是非公。”、“没有国有经济哪有非公经济今天的发展?”

  国进民退的争议并不新鲜,高潮在于2009年,次年“两会”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发言人给出了2009的论证数据:工业增加值,私营企业是18.7%,国有企业是6.9%;最重要的是利润,私营企业的总利润增加17.4%,而国有企业-4.5%。

  数据重要,但是数据并不会说出全面真相。事实上,国有企业近些年一直在工业领域退出,利润增加缓慢,再度证明国有企业的盈利低效率以及“预算软约束”。

  回到原点,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效率如何,也就是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天则研究所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1年~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68%。不过,这并非真实业绩,是国企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绩效。若还原国有企业真实成本,对政府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予以扣除,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可见其盈利更多依赖在上游资源领域的强势,凭借从土地、财政补贴、融资成本等方方面面的便利。

  除了冷冰冰的数字,更有活生生的案例,在金融领域表露无遗。

  一方面,为了克服信贷狂飙,货币政策过度收紧。央行2011年已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的历史高位,与2007年相比已翻一番;另一方面,利率长期非市场化,民资难以进入金融领域,导致不少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导致高利贷等问题潜滋暗长;相比之下,宝贵的、低于影子价格的信贷资源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都被国企(及地方政府)独占。

  除了生产领域的低效率,国进民退还体现在分配领域的不公正,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足以引起重视。按照吴敬琏先生提供的数据,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从1980年的65%降到1997年的53.4%,2007年再降到39.7%。2008年垄断行业员工占全国就业人群8%,工资却占全国工资总额50%。最高行业平均收入与最低行业差距15倍,创世界纪录,中国基尼系数在近些年也在一路走高。

  2012是“十二五”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内忧外患”之下,如何启动经济成为焦点。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一个重大问题,而近些年国进民退的争议其实反映对改革的忧虑。回首三十年改革历程,学界普遍认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获得新生的重要推动力。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动力仍旧在民间,讨论如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或许比简单否定国进民退更有价值。

热词:

  • 1980年
  • 国有企业
  • 费雪
  • 预算软约束
  • 两会
  • 2008年
  • 民营经济
  • 净资产收益率
  • 资源配置效率
  • 上调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