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发行次级债只能解保险业一时之“渴”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6日 1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保险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寿险业务遭遇发展瓶颈,增速放慢;汽车销售增速下滑导致车险业务放缓;保险资金投资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下降……同时,随着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仍未减轻。2011年全年偿付能力持续下降,多家保险公司不得不进行融资以补充资本金。到了12月份,随着保险公司编制年报截止日期的临近,保险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密集增资潮。

  2011年12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方案,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期限6年,票面利率3%。据悉,该次级债会在2012年上半年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保险业务发展,预计为平安寿险注资至少在150亿元以上。同一天,保监会发布公告显示,永诚财险增发3.55亿股普通股获批,同时,同意瑞士再保险认购9900万股,增资后持股5%,成为永诚财险的外资股东。3天后,保监会又公告批准长城人寿保险公司增资1.61亿元,为其近3年来首次增资。此外,12月份中意人寿注册资本金由27亿元增至33亿元;长城人寿变更注册资本金为15.6亿元;太平洋财险变更注册资本金为95亿元;阳光财险变更资本金为26.5亿元。

  偿付能力的问题已从中小保险企业向大型保险公司蔓延。2011年以来,国内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快速下降,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从2010年末的211.99%、180.2%和241%,持续降至2011年6月末的164.21%、158.1%和192%。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告诉记者,由于保险公司存量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大概有20%左右的增长,新增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增加4%,以此推算,即使保险公司不做任何新业务,每年对资本的需求仍然很大。经验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每年最低资本需求增速在20%以上,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增速要在30%(1.5倍杠杆)以上,才能保证偿付能力不下降。

  “因此,2012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仍然很大。”魏涛认为,2011年发行次级债成为多家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主渠道,不过次级债只是融资渠道不畅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保险公司的资本问题。

  据悉,2009年保险行业次级债发行规模为145亿元,2010年为200.5亿元,而2011年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已超过500亿元,发行规模超过前两年规模之和。同时,次级债发行成本也水涨船高,中国人寿所发次级债的前5年票面利率为5.5%,已与5年期银行定存利率持平。

  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人身险公司资本补充的渠道主要包括自身盈利积累、股东注资、公开上市、发行次级债、提高融资工具流动性、财务再保险、境外市场发债融资等。与其他的资本补充渠道相比,发行次级债具有审批流程短、可快速增补附属资本等特点。寿险公司发行次级债,还具有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偿付能力、应对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的功能。

  “无论从可计入认可资产的次级债发行规模来看,还是从次级债缓解偿付能力的临时性来看,发行次级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保险市场自身的转型是关键。

  

热词:

  • 发行次级债
  • 偿付能力
  • 发行规模
  • 保险业发展
  • 保监会
  • 永诚
  • 人身险
  • 再融资
  • 保险资金
  • 票面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