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生肖邮票变现 谨防自己变成接盘最后一棒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0日 09: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邮票市场就是灰色市场,邮政管理层急功近利现象太多,邮品越发越多,质量越发越烂,面值24元的邮票成本只是一张彩色花纸的印刷费而已。又不可能都用于通信,等于发行量就是存世量。邮票的珍贵程度一般是发行量与存世量成反比,且反比越大,说明价值越高,现在变成完全相等,如此发展必定导致集邮爱好者的路越走越窄。”

  2012年“壬辰龙”年邮票面值是1.2元,整版20枚,面值为24元,在北京马甸邮币卡交易市场的期货价是180元。

  常年从北京马甸邮币市场收购生肖邮票的武汉邮商唐一斌今年突然发现手上有批量货源的庄家叫价高得离谱,市场的人气却少得可怜,导致自己不敢进货。因为1月5日首发的2012年壬辰龙年生肖邮票面值是1.2元,整版20枚面值为24元的邮票,期货价已经叫价180元,唐一斌同时又询价杭州的庄家杜启明,期货价居然是240元。唐一斌告诉《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杜启明为了高价抛货,精心策划了很多“戏”,先要故意制造很多人争货的“场景”,让别人觉得这枚邮票很抢手,升值空间很大,然后杜启明再布置几个人高价收购,等待旁观者跟风买进,变成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所以今年的生肖邮票价格虽然高开近10倍,但参与的少数人如果都是“自己人”,反而让唐一斌摸不准进价时机了,生怕自己变成接盘的最后一棒。

  制造稀缺,追逐利润

  有着40年邮票收藏习惯的何老伯,从1月3日晚上就开始在上海集邮总公司营业部门口排队,就为了可以在1月5日当天买首日封和生肖新票加盖首日戳。但是,是否排队就能买到,仍然未知。因为往年都有排队也买不到的状况发生。

  为什么一版面值24元的龙年生肖邮票在邮市的期货价可以翻10倍?为什么国家每年生肖新邮发行量超过5000万,正常去邮局的服务窗口排队买,仍旧买不到?

  上海一家邮政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艺术评论》:“生肖邮票的价格起伏周期很短,上海卢湾工人文化宫邮币市场的货源大都是外地邮局漏出来的,今年的邮票还设暗记,并且有号码,整版的龙票可以根据号码核对初始是分派到哪个邮局的,就可以找出源头。现在什么都在炒作,上级领导也要私下存货放到市场上赚钱,分派到各分局,内部员工还要抢购,真正在服务窗口销售的货源量肯定减少。”

  邮票发行本身的经济目的是增加邮政公司的营业额,赚取利润。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委员、《上海集邮》副主编邵林在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如果邮局卖出1000枚邮票,实际只用这些邮票寄出100封信,那么剩下的900枚就是利润。生肖邮票是最热门的邮票,因为热门所以发行量大,但即使发行量很大,需求量却更大,那为什么不多印呢?多印就会导致都买得到,都买得到反而就不会去买了,甚至于跌价也卖不掉。所以生肖邮票就是印刷品的成本,邮资的利润。” 邵林告诉记者,“今年在苏州有生肖文化节和生肖邮票的首发仪式,全国各地的邮商和集邮爱好者都会拿着一摞摞的龙票和首日封等到1月5日零点盖首日戳。可见,一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拿到货源!只是普遍都是收藏,不会用于通信。如果没有这些通信劳务,意味着没有产生寄信的合理利润,全部都是集邮的利润,不是通信利润,等于邮政没花费通信的成本。而且各地邮局与总局的结算价格要比面值低得多,不然员工工资从哪里来?尤其现在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覆盖,通信功能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使得原本为了通信需要的邮票现在全部卖给集邮人。虽然邮局从未跌破面值出售邮票,但在邮币市场,却有很多打折邮票,比如50元的香港回归邮票曾卖到17元,就是因为当初印量很大,没考虑需求和供应差距,因为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通信量。”

  资深的市场邮评人宋琛(宝木)告诉记者:“藏家买不到新票才会产生期货价翻10倍,这都是人为造成的现象。我玩邮票近30年,10年前自己也曾排队购买生肖邮票,即使排队轮到,也不会整版卖给我,顶多撕半版。因为生肖邮票比较受瞩目,导致很多人都会有心理预期,希望价格高开,所以就会产生投机分子短线炒作。但是投机分子手上大批量的邮票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从邮局发行方手上拿到的,正常渠道邮政公司也不会卖给你,因为整版的邮票可以做成精美的纪念册,至少可以翻倍加价销售。‘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面值24元的邮票做成纪念册可以开价80元,但同样服务窗口仍然买不到,这样邮币市场的价格至少开价160元,发行方因为内部的存量很大,限制对外正常销售的同时去邮币市场高价变现,所以一开始叫价一定会高,没人接盘后逐步下跌,如此即便跌倒100元,仍然有利润。可是一两周之后基本全张票就会跌破面值,尤其2002年、2003年普票跌到三四折,8角面值3角买到很正常。说到底,炒新邮就是炒‘垃圾’,所以问题就在于为什么要炒作,因为如果没有邮局的关系人脉或者背景,是没有货源炒作的。”

  整年爆炒,年底看跌

  生肖邮票批量才能赚钱,高于面值的金额越大炒作利润才越大,而历年发行的龙年生肖票一直都是集邮市场上的热点。1988年发行的第一版龙票面值6.4元,仍能卖到2100元/版;1997年以来邮市持续低迷,前年开始回升,去年开始爆炒。2000年发行的龙票面值3.6元,32枚一整版的面值为115元,2006年之前都是低于面值的打折票,发行量七千多万枚,最低时只卖40元,最高炒到将近7000元。无人接盘之后价格又回落,今年仍可叫价5700元/版。

  中国集邮协会名誉理事长、台湾资深集邮藏家陈有安在接受《艺术评论》专访时也表示:“生肖邮票不能脱离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收的人是否有那么多?国家每年发行上千万枚,是否有这么大需求?这些都是问题。尤其国家发新邮,发行量大,价格却很高的邮品,是否经得起长期的考验需要谨慎辨别,从收藏角度而言尤其要小心。因为纯粹的集邮,还是应该从研究的角度收藏比较持久。”

  上海集邮协会学术委员马联泓退休前做上海市卢湾区总工会工人体育场宣传联络部部长工作超过15年,对于下属1983年创办的卢工邮币卡交易市场行情发展了解颇深。他告诉《艺术评论》记者:“龙年生肖邮票期货价叫价再高,没有成交,就是空抬。今年做生肖邮票行情的变现风险尤其大,因为今年与往年都不同,以往每年年底都会由于礼品订购、年票和明年新邮预定出现一个小高潮,称为‘年底行情’,今年小高潮非但没出现,又因为整年都在炒作涨价,导致年底反而炒作的邮品价格往下跌了。每年生肖邮票的发行量在五六千万枚以上,加上窗口卖的邮票数量有限,并非每个人都能买到。归根结底还是邮政管理层发行策略不规范,人为造成邮票紧张,内部先拿到市场上牟取暴利。经常有外地邮政局的车子开到卢工门口,因为里面做邮币生意的商户大都是外地邮政公司的代理人或职工,手里有邮票货源,扩大销售量和销售渠道,邮票就成为私人牟取暴利的工具。由于每个地区邮局跟国家邮政总局的结算是打折结算的,所以只要卖出就会有很大的差价。比如面值1.2元的邮票可以卖到5元,即便按面值和总局结算,中间至少还有3.8元差价可以变成私利。假使没卖掉,随时可以放回库房,国家的邮票成本只是印刷成本而已,所以结算的价格都会按面值打折,各地做账的账面数额仍旧可以按面值进账,天衣无缝。而且邮票的发行量都是半年之后才公布的,这种不透明的举措也助长了炒作。”

  从投资角度而言,生肖邮票是发行量最大的邮品,高开的价格已经把未来几年的升值空间都覆盖了;从收藏角度而言,根本体现不出物以稀为贵。

  如此爆炒暴跌不禁让人想起2011年9月发行的《关公》,一枚绢质四方联小型张,面值是24元,邮局做成纪念册,当做邮品发行,售价变成580元,而且还买不到。邮币市场上爆炒到5000元,无人接盘之后又暴跌到1400元,仍然无法成交。

  质疑最多的还属2006年发行的《乌兰夫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套票,后来公布的发行量是690万套,但当时邮局窗口的流出数量特别少,曾一度被邮市称为“短腿邮票”,所以价格就特别高。但是过了发行期之后,在国家邮政系统公布的销毁邮票名单里,居然出现《乌兰夫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窗口里不够卖,为什么要销毁呢?

  马联泓告诉记者:“邮票市场就是灰色市场,邮政管理层急功近利现象太多,邮品越发越多,质量越发越烂,像关公金银册售价6180元,肯定使得集邮爱好者逃亡。面值24元的邮票成本只是一张彩色花纸的印刷费而已。又不可能都用于通信,等于发行量就是存世量。邮票的珍贵程度一般是发行量与存世量成反比,且反比越大,说明价值越高,越近说明价值越低,现在变成完全相等,没有消耗。如此发展必定导致集邮爱好者的路越走越窄。”

热词:

  • 生肖邮票
  • 接盘
  • 1983年
  • 发行量
  • 艺术评论
  • 龙票
  • 关公
  • 期货价
  • 自己人
  • 叫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