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第一观察:中国通胀近忧暂缓远虑仍存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20: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新社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中国通胀近忧暂缓远虑仍存

  中新社记者 周锐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份,中国CPI同比数据连续第5个月出现回落,并创出15个月来新低。这意味着通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等一系列手段,官方暂时驯服了自2010年起一路狂奔的“通胀野马”。

  相关专家表示,即便中国食品价格春节期间出现季节性反弹,CPI涨幅跟随经济增速回调进一步收窄的总体态势也不会改变。但近忧暂缓并不意味着通胀警报的解除。在货币化进程接近尾声、成本推动压力长期存在等新情况下,各方仍需打起精神,做好控通胀的长期规划。

  2011年,中国CPI比2010年上涨5.4%,较官方4%的控制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不过,在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的情况下,CPI“倒U”曲线的成型,已是市场所预期的最好结果之一。

  早在2010年,内地专家就宣称CPI将跟随翘尾因素回落,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但所谓的“拐点”直到年末也未露芳容。2011年上半年,CPI更是一路攀升至6%以上的高位。

  为遏制通胀,官方祭出“一月一提准、两月一加息”的高频紧缩策略,并大幅增加猪肉等“涨价”推手的供给。自8月份起,内地CPI开始逐月回落,并最终以4.1%收官。这一过程中,市场对“抑通胀”的信心日趋增加:

  一方面,根据历史经验,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变动领先CPI一年左右。这意味着,前期货币政策收紧的效应将在2012年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当GDP增速回调,总需求也将逐步降温。这将给物价上涨带来釜底抽薪的效果。

  当通胀预期降温,宏调重心也就开始向稳增长倾斜。2011年底,中国近3年来首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预期,中国央行未来还将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寄望政策出现大规模松动目前并不现实,因为和此前相比,中国的物价波动已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12日表示,中国货币化的进程目前已基本接近尾声,货币吸收能力大于货币发行的情形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未来,哪怕多一点的货币供应量,都可能导致物价很灵敏的波动。

  法兴银行经济学家姚炜提醒说,在物价对货币波动日趋灵敏的情况下,因存准率下调而流回市场的货币极有可能再度制造泡沫,推高通胀风险,官方必须慎重选择调整的时机。

  成本上涨压力的长期存在是中国控物价的另一挑战。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的推动将日趋明显。另一方面,输入性通胀也极有可能再度高企。在这一过程中,民众的生活成本将逐渐上扬,其对通胀的感受会日趋明显。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2年,中国将“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和“要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这意味着,未来,水、电、油、气的价格或将逐步走高。作为本轮通胀的主要推手,食品价格向上修正的周期也尚未完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国内食品价格存在长期的低估,未来料继续上涨。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汪同三12日强调,面对诸多新情况,CPI2012年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中国需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控通胀放在重要位置。(完)

热词:

  • 通胀
  • CPI
  • 拐点
  • 涨价
  • 食品价格
  • 2010年
  • 煤电价格
  • 加息
  • 中国
  • 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