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1月16日,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称,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是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促进了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盛松成在文中表示,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体系,同时初步实现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相结合,而社会融资规模符合利率市场化调控方向。“它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2011年,央行并未像往年一样公布全年新增信贷的目标规模,而是正式推出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新的指标,并实现按季度公布。盛松成在文章中表示,有一种误解,以为社会融资规模要取代货币供应量,来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从我国情况看,尽管人民币贷款占比下降,但依然是社会融资规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相互补充,互相弥补”的关系。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在其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报告中表示,在2009年至2010年两年反危机中社会融资总量是过去7年的1.02倍。今年的社会融资总量将达12万亿,也相当于2008年以前的两年的总和。此外,他还预计2012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8万亿,信贷增速在约16%左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