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瑞信研究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年消费者进行了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巴西、印度和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最强,而埃及、土耳其、俄罗斯的消费者信心最弱。
与中国消费者有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未来两年购买不动产的意愿为16%,比2010年调查报告的22%明显下降。此外,中国消费者依旧保持着对储蓄的热衷,收入减少的压力并没有导致储蓄减少,中国消费者把30%的月收入放进储蓄,在所有受访国家消费者中是最高的。
调查发现,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趋于平稳,年轻消费群正在增加,比起价格他们更关注的是质量和服务。在年轻消费群体中,中国受访者的收入增长预期小幅下滑,跟年长的消费者相比,年轻人储蓄比例小幅下降。
瑞信的这份调查,从一个角度揭示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发表他的看法,他认为支撑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最主要的因素是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势。
赵萍:根据联合国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今明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预测要达到8.7%和8.5%,也就是8%以上,而印度的增长速度可能只是在7%以上,至于巴西的问题可能就更加严重,去年(2011年)巴西的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预计今年的通货膨胀的水平仍旧会保持在5%以上,而经济速度可能也是在5%左右。因此这些新兴经济体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导致了消费者对未来的消费信心的走势不同。
消费信心不意味着消费行为
赵萍指出,消费信心并不意味着消费行为。中国目前消费信心强是意味着中国正处于一个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会立即实施购买行为。
赵萍:因为消费结构升级使人们原来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和档次、品牌知名度都从低级向高级升级,而价格水平较高的这种高品质的商品消费,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以及占居民消费比重较高的住房消费,这种大额的消费支出其实是需要一定储蓄作为积累的,比如说需要一定额度的首付款。因此人们可能希望购买大额商品的时候,可能他的前提也是要适当地在短期内提高他的储蓄水平。
中国老百姓消费观念比较传统,这回再次得到了瑞信的调查认证,这是不是说我们今年乃至未来几年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实起来仍然很难?赵萍表示,未来扩大内需的政策可能更关键的是出台有针对性的、相互协调的扩大消费的政策。
赵萍:以前我们扩大消费的时候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商品市场,以及如何出台扩大消费政策使老百姓能够尽快的多买商品,未来针对我们目前的储蓄率和消费信心都走高的这种情况,可能更多的要关注如何使资本市场的政策与商品市场的扩大消费政策能够相互协调。过去我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了准备金率,多次提高了银行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因此也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资金转变为了储蓄,在未来我们扩大消费政策要注重在资本市场的时候,怎样运用货币政策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商品市场如何使消费者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就是两个市场其实要相互协调,同时也要针对消费者为什么愿意把货币储蓄起来而不是用于消费的这种消费心理,做更多的深入调整,出台有针对性的商品市场的扩大消费政策。
需正确引导年轻消费群体理性消费
瑞信这份报告同时也透露出这样一个细节: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储蓄意愿出现了小幅下降。赵萍认为,这表现出80后和90后的消费倾向、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与与70后之前的传统消费人群的消费模式是不同的,
赵萍:在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之前,我们没有“月光族”的概念,也很少会有年轻人追逐奢侈品的这种消费模式,因此我们扩大消费的时候很关注的就是怎样使80后、90后的这种过于旺盛的消费需求,转为理性的消费需求。通过政策的引导才能使这种消费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否则的话年轻人的消费更多的停留于这种冲动性的消费或者是过度超前的消费,对于消费增长是不利的。
短期内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
调查还发现,中国消费者在未来两年购买不动产的意愿是16%,比2010年调查报告的22%出现了明显下降。在楼市严厉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拐点,而购买不动产的消费心理预期下降,是不是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未来的一个趋势?赵萍表示,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意愿可能不会很强。
赵萍:首先,所有消费者已经感受到中央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是不会变的,短期内这个政策是不会松动的,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使下,一些具有自住性需求的消费者也会采取持币观望的态度。而对于通过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的这种需求,由于在房地产价格上行的时候,他才有赚钱的空间;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行,这样的投资机会也会减少,因此投资的人数也会减少。所以无论是从自住的需求角度来看,还是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可能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