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突破10万亿,达到10.37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财政收入增幅也继续居于高位,达到24.8%,远超当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1月21日新华网)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这几年,在经济环境不佳、企业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以GDP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对公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对政府和职能部门来说,则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找到更好的能说服公众的理由,就成了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
其实,找不找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财政收入的花法,即把这么大一笔财力,花在什么地方、给谁花、能否花出效率和公平,才是公众最为关心的。如果财政收入用得恰当,用出了效率和公平,用到了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增长速度再快,公众也不会有意见。相反,如果用得不恰当,用的效率很低、公平性很差,增长速度再慢,公众也不会满意,也会对财政收入的去向提出质疑。
实际情况是,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预算公开力度,尤其是去年以来,更是对“三公”经费公开提出了要求。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公众并没有能够从各级政府公开的预算中找到财政收入去向的真正答案。如每年最后两个月是如何突击花掉几万亿的,以及每年超收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等,有关方面都没有作出过正面回应,更没有拿出具体的分配方案和明细账,而是笼统地说明一下。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希望财政部门在解释收入增长原因的同时,能够更多地说明一下这些收入是如何花的,特别是超收的2万多亿,是否存在乱花、瞎花的问题,是否真的都象财政部门常说的将钱花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了,是否可以在今年的预算公开中,把公众所关心的问题都实事求是地公开与说明。
眼下,正是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关键时刻,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逐步浮出了水面。尤其是涉及民生的矛盾和问题,可谓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迫切需要用财力化解和解决。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政府财力,发挥政府财力的作用,就能有效减缓和减少矛盾的出现、问题的发生,减少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对抗,从而形成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