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如果耗资百亿,不过是把问题“击鼓传花”,那么,从全局层面,这种投资的意义又何在?
伴随着鄱阳湖严重缺水的现实,江西一直在争议声中推进鄱阳湖建坝(闸)之梦。这个筹划之中、投资巨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指“以三峡的方式对抗三峡”,目前已悄然通过了国家环评。江西方面宣称,不会影响长江下游防洪和用水安全,也不会影响鄱阳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环境。
专业的论证本应交给专业人士和专业部门去完成,外行无需置喙。但一个起码的悖论在于,如果确如江西方面所言,三峡大坝造成了鄱阳湖“营养物质生态链条被截断”,那么,鄱阳湖建坝又如何能避免同样的生态链条断裂?
据称,环保验收意见认为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可以降低或者缓解”。一个事关子孙后代的工程,以很短时间通过国家环评,仅以“可能”“或者”来概括其负面作用,可谓国人不能承受之轻。对鄱阳湖大坝的环保论证,其实不应仅是少数官员和专家的事,而应接受公众苛严的监督和质询——例如,聘请了哪些专家,进行了哪些调查,影响是如何定量或定性界定的——以期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鄱阳湖建坝自然有利于减轻当地干旱影响,但会同时加重长江下游旱情。如果耗资百亿,不过是把问题“击鼓传花”,那么,从全局层面,这种投资的意义又何在?
可以理解地区的利益冲动,但是,面对困境,团结才能多赢。以鄱阳湖为例,枯水原因很多,除了天时或者三峡大坝可能的影响外,其他原因,如大量水利工程拉空水位、沿岸河道违规采砂严重、围湖别墅蚕食湿地等也不可小觑,如果不着力解决内在因素,只是试图转嫁危机,自然难免自私与短视之讥。
近年来,长江连年枯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如何统筹治理对政府是一个考验。如果没有清晰的全局性战略规划,并辅以有力的管控手段,而是被地方牵着鼻子走,任由其各自为战,层层设卡,那么,作为母亲河的长江,前景堪忧。上行下效,在鄱阳湖大坝之后,太湖和洪泽湖也正蠢蠢而动,政府的立场和思路究竟如何,国人都在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