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世卫组织称手机存致癌风险 手机依赖症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16: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世卫组织下属机构日前发布评估报告称,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无线电频率电磁场有可能是一些人患癌症的原因,这种电磁场可能增加患神经胶质瘤(一种恶性肿瘤)的风险。

  尽管这只是一份非结论性的评估,却使手机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争论再次升级。昨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卫生专家肖劲松指出,当手机已经“嵌入”我们的生活,合理使用手机,避免被手机“绑架”,是当务之急。

  不容忽视的“手机依赖症”

  忘带手机或手机没电就会坐立不安;手机一段时间没响就疑神疑鬼,不停拿出来看;排队、聚餐、乘公交车,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把玩,否则就会感到无聊……

  肖劲松介绍,近年来,因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焦虑进而寻求心理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像人们会沉迷电视一样,手机也不例外,在心理学上这都称作物质依赖。物质依赖有生理上的因素,但从心理角度来说,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实际生活内容变窄坐在家里用无线信号传递信息,用电子程序模拟生活,进而导致人们的心灵只愿向虚拟世界开放。

  如何判断是否“手机成瘾”

  上海交大知名教授蔡申瓯向学生倡议:每天关闭手机一两小时,体会情感的波动,学会静心的思考。

  肖劲松介绍,这是一个判断人是否手机成瘾的好方法关掉手机或者离开手机一段时间;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安、精神恍惚,生理上出现心慌、出汗、多尿等症状,就说明存在手机成瘾的心理问题。当然,这指的是休息时间,有工作需求除外。而且,判定手机成瘾必须同时满足心理和生理两个条件。

  长期陷入手机成瘾状态会导致人的社会功能下降,比如情绪失控,无法专心于工作、学习,性格改变甚至失去理性。

  学会“控手机”而非“手机控”

  多数沉迷手机的人处于成瘾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有心理上的症状,是可以通过调适心情、改变生活状态来改善的。专家建议人们要学会“控手机”而不是“手机控”。

  有人喜欢“煲电话粥”,有一位前来做心理咨询的患者,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打电话,如果对方不接听就有被抛弃的感觉。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是紧急的事情,当你接通电话后,尽量和对方约定面谈的时间和地点。

  还有人喜欢用手机疯狂上网,其目的要么是消遣要么是浏览信息,而结果往往是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感到无所适从,反而更难作出决定,最终导致身心疲惫。其实,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凭经验作出的第一判断,其正确率要高于反复思考。

  最后,还有人担心手机依赖会导致强迫症。其实不然,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会作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如没有手机就没有一切。而手机依赖顶多只是对手机的欲求过度。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欲望,学会自我克制才拥有健康的心灵。记者熊琳晖 通讯员陈菁

热词:

  • 神经胶质瘤
  • 强迫型人格障碍
  • 手机依赖症
  • 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