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周子勋
虽然受到欧债危机等国际不确定风险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还是有惊无险。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13.4%,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1.8%,低于上月10.3个百分点。而从2011年全年来看,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0.3%和24.9%,比上一年的31.3%和38.9%有所下滑。但是考虑到上一年基数较高,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易。
从整个数据来看,虽然2011年全年中国进出口超3.6万亿美元创年度历史新高,但是贸易顺差则从2010年的1845亿美元收窄至1551亿美元,并创下6年来的新低。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3.1%下降至2011年的2.3%左右的水平,这显示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有所下降。不过,仅从总体上看外贸形势,很容易忽略未来中国贸易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因此,对于外贸发展而言,我们既要通过主动提升进口以缓解结构性的矛盾,还需要从深层次来解决中国外贸发展的难点。
不可否认,外贸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是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而作为占全世界贸易额10%以上的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外贸又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施加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在发达国家力推“再工业化”、后发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力图赶超的两面夹击之下,我们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问题从我国的外贸大省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的外贸疲软上可见一斑。根据山东省商务厅的数据,2011年1-11月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贸大省山东出口增幅不断收窄,11月份增幅仅为4.3%,比上月回落7.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增幅9.5个百分点。南京海关数据显示,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增长乏力,2011年10月外贸进出口环比下降9.8%,而上海出口同显疲态,上海关区2011年11月对欧盟出口只有93.3亿美元,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居首位,但增长幅度分别低于全国增幅5.8、2.3和9.8个百分点。
另外,从反映进出口的各项指数也可以看到,未来订单面临着萎缩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出口订单指数近3年以来首次跌破临界值,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较上季下降2.9个百分点,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首次落入50%以下的区间。
综合这几个主要地区的外贸数据以及订单指数来看接下来的外贸形势,春节之后外贸将面临明显的增速下滑压力。因此,近期有关部门对于进出口的问题都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商务部高层已经将2012年的进出口额增长目标确定为10%,且估计进口额增速要快于出口额增速。
应该说通过一系列的保障出口和促进进口的措施,这个增速能够实现,并且仍然算得上可观。但是从经济增长的整体而言,我们不仅仅需要在量上保持稳定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在质上有新的提升。
在稳定外贸增长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来推动外贸的质量提升,简言之“两质”。一个质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看到,虽然目前我国有如此大规模的进出口,但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贡献不够,而且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低端水平,因此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的结构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另外一个重要的质是贸易主体结构的改变,这个结构的改变不仅对于我国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而且还能解决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资本外流问题。数据显示,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8602亿美元,增长16.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1%,所占比重下降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10212.8亿美元,增长36%,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3.5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8%,比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7606亿美元,增长22.2%。从这个数据来看,虽然贸易主体结构有了积极变化,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而根据此前外管局的数据,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直接投资(FDI)在华所获得的增值收益累计近万亿美元。如果持续由外资企业创造出口收益,未来这个收益一旦要流出,将会给我国带来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