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王荣
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的《“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明确: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在10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目前,我国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规划还详细列举“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国家将在这些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探索应用模式,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
规划还明确了五大保障措施,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营造政策法规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注重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中,财税支持方面,要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规划还提到要积极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作用,支持中央企业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农林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