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理财周报记者 丁青云
最近,名导冯小刚微博上撒了一娇,“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它说分手的时候了。”这一娇,让华谊兄弟的股价当日应声跌了1.19%。
与其说,华谊兄弟绑住了大腕,不如说大腕们绑住了华谊兄弟。早在去年12月,葛优离开华谊兄弟股价连跌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4%。
上市以来,华谊兄弟一直被外界诟病:一是过度依赖一两个大导演和大演员,二是业务结构过于单一。早在2009年10月,华谊兄弟上市时,就在招股书上指出,对冯小刚团队存在过度依赖的风险。
2011年前三季度,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II》为华谊兄弟带来了9,855.39万票房收入,占当期华谊兄弟全部营业收入的20.48%,占华谊兄弟电影业务收入的54.07%。而2010年同期,冯导一部《唐山大地震》入账2.05亿,为华谊兄弟贡献了近4成的营收。
难怪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说,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产品。
物极必反。冯小刚式的商业大片盈利模式,投资回报高(毛利率超过50%)、市场影响大、成功率高,但缺点是,耗资大、产量低。
电影有大小年之说。一般而言,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为8到24个月,即使是冯小刚这样的名导,一般也只能做到一年一部小片,来年一部大片。加上收入结转时间问题,不夸张地讲,冯小刚抖一下,华谊兄弟业绩得抖两下。
靠投资冯小刚电影起家的王中军,在华谊兄弟净利润达到2亿,市值近92亿时,多元化是必须的。
而从过去六年的财务数据看,华谊兄弟确实一直在试图进行主营业务结构调整。2006年至2011年前9月,电影业务占华谊兄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9.53%、48.93%、56.40%、33.53%、58.31%和37.89%.
华谊兄弟多元化的一大措施,是加大毛利率相对高的电视剧业务比重。但从近两年数据看,效果甚微。在电视剧方面,华谊兄弟运作能力显然不如新上市的华录百纳。
2011年前三季,电视剧收入占比仅26.32%,比2010年下滑了3.88个百分点。并且,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增加,华谊兄弟电视剧毛利率下滑。
另外,除了传统的影视,华谊兄弟打出“覆盖电影、电视剧、音乐及衍生全产业链”的口号,介入新媒体和院线、游戏、文化产业园领域。
2011年前三季,音乐、电影院、游戏三项新业务收入贡献比仅为3.8%、5.82%、3.17%。
成功与否,需要时间观察。
从本质上看,冯导被过度“透支”,折射的是,中国电影行业被商业利益和业绩压力高度绑架而失去了方向感。
这是资本人和电影人的一场持久博弈。